腊雪
拼音: | là xuě |
注音: | ㄌㄚˋ ㄒㄩㄝˇ |
腊雪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冬至后立春前下的雪。
引证解释:
⒈ 冬至后立春前下的雪。
引唐刘禹锡《送陆侍御归淮南使府》诗:“泰山呈腊雪, 隋柳布新年。”
宋欧阳修《蝶恋花》词:“尝爱西湖春色早,腊雪方销,已见桃开小。”
明李时珍《本草纲目·水一·腊雪》:“冬至后第三戌为腊,腊前三雪,大宜菜麦,又杀虫蝗。腊雪密封阴处,数十年亦不坏。”
网络解释:
腊雪
- 1、稍经腊雪侵肌瘦,旋得春雷发地狂。
- 2、春草祝福,腊雪贺拜,秋菊乐此十美日,何事十全为有堪,赤橙黄绿青蓝紫,百花为得今日绽,十全十美喜笑颜,祝福虽浅情谊坚,十月十日幸福苒。
- 3、在经典药书《本草纲目》中,有句“腊雪甘冷无毒,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瘟疫”,就是对雪水的评价。
- 4、祖国医学认为,腊雪甘冷无毒,可用解毒,治天行时气瘟疫,小儿热痛狂啼,还可治酒后暴热。
- 5、“腊雪甘冷无毒,解一切毒,治天行时气瘟疫、小儿热痫狂啼,大人丹石发动,酒后暴热。
字义分解
- 拼音là,xī
- 注音ㄌㄚˋ,ㄒㄧ
- 笔划12
- 繁体臘
- 五笔EAJG
- 五行火
là
1. 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2. 冬天(多在腊月)腌制后风干或熏干的肉:腊肉。腊鱼。腊味。
3. 姓。
xī1. 干肉:“噬腊肉,遇毒。”
2. 晾干:“燃得而腊之以为饵。”
3. 皮肤皴皱。
与腊雪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