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宫
拼音: | shào nián gōng |
注音: | ㄕㄠˋ ㄋ一ㄢˊ ㄍㄨㄥ |
词性: | 名词 |
少年宫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少年宫
(1) 某些国家少年儿童在校外进行集体活动的场所
英
引证解释:
⒈ 在学校以外对少年儿童进行思想教育和开展文化、科技、体育、文娱等活动的机构。
引柯岩《红领巾的歌·最美丽的画册》:“这儿是我们亲爱的少年宫,灯火把大雨照得雾似的迷蒙。”
袁鹰《远方之歌·团结起来斗两霸》:“六一儿童节,景色美如画,我们相聚在少年宫,欢乐的歌声映朝霞。”
网络解释:
少年宫 (文化活动机构)
- 1、寒假期间,少年宫天天开放,但春节除外。
- 2、星期天,少年宫照例向小学生开放。
- 3、李阳听从了老师的建议,周末去少年宫补习功课。
- 4、市少年宫正在举办学生小发明展览。
- 5、同学们约定星期天上午十点钟在少年宫门前集合。
- 6、高大的楼房是雄伟的少年宫。
字义分解
- 拼音shǎo,shào
- 注音ㄕㄠˇ,ㄕㄠˋ
- 笔划4
- 繁体少
- 五笔ITR
shǎo
1. 数量小的,与“多”相对:多少。少量。少许。
2. 缺,不够:缺少。减少。
3. 不经常:少有。少见。
4. 短时间:少等。少候。少顷。
5. 丢,遗失:屋里少了东西。
6. 轻视:“且夫我尝闻少仲尼之闻而轻伯夷之义者,如吾弗信,今我睹子之难穷也”。
shào1. 年纪轻或年轻人:少年。少女。少壮(年轻力壮)。
2. 古代辅佐长官的副职:少傅。少保。
3. 次级的:少校。少将(jiàng)。
4. 姓。
- 拼音nián
- 注音ㄋㄧㄢˊ
- 笔划6
- 繁体年
- 五笔RHFK
- 五行火
(1)(名)时间的单位;地球绕太阳一周的时间。现行历法规定平年三百六十五日;每四年有一个闰年;增加一日;有三百六十六日。
(2)(名)每年的:~会|~鉴。
(3)(名)岁数。
(4)(名)一生中按年龄划分的阶段。
(5)(名)时期;时代。
(6)(名)一年中庄稼的收成。
(7)(名)年节。
(8)(名)有关年节的(用品)。
(9)(名)(Nián)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