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汗
拼音: | kè hán |
注音: | ㄎㄜˋ ㄏㄢˊ |
词性: | 名词 |
可汗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可汗
(1) 中国古代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族的君长的称号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可罕”。古代鲜卑、柔然、突厥、回纥、蒙古等民族中最高统治者的称号。
引《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梁鼓角横吹曲》:“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
《新唐书·突厥传上》:“至吐门,遂强大,更号可汗,犹单于也。”
明无名氏《开诏救忠》第一折:“被那杨大郎假装,瞒过俺北番,将南朝可罕救的去了。”
国语词典:
古代西域和北方各国对君王的称呼。《乐府诗集.卷二五.横吹曲辞五.古辞.木兰诗二首之一》:「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也作「克汗」。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可汗 (古代部分游牧民族首领尊号)
- 可汗(蒙古语:хан/ᠬᠠᠨ,土耳其语:hakan,乌尔都语:خان,又称大汗、合罕、汗王,简称汗),是四世纪以后北亚民族高级政治体首领的称谓,阿尔泰语系民族对首领的尊称。最早出现于3世纪鲜卑部落,最初这个称呼最早被用于称呼鲜卑部落的酋长,汉语译作“可寒”。可汗作为一国之主的称号最早始于402年柔然首领社崘统一漠北自称。类似于汉字的国王;古代北方阿尔泰语系民族鲜卑、回纥、柔然、铁勒(高车)、突厥、吐谷浑、阻卜、女真等部族对首领皆称可汗;蒙古帝国灭亡后受其影响,中亚的帖木儿帝国、哈萨克汗国、布哈拉汗国等国和东欧的克里米亚汗国、喀山汗国等突厥化穆斯林国家君主也开始称可汗。
- 1、突厥斥候很快将此讯飞报始毕可汗。
- 2、韦云起去西麟州上任没几天就在境内截获了突厥的细作,从身上搜出颉利可汗给裴寂的密信,即刻派人连人证带物证一起押回京城。
- 3、她极为爱龟兹乐,不久她就可以在可汗的宫廷中拨弄嵌金的古筝,继续这一乐事了。
- 4、有利可图的骑士,由可汗先生不畏艰辛的培养,促进,证明这是可以做的。
- 5、该怎么形容我当时的心情呢?激动,紧张,害怕。我叮咛自己:别慌,别慌。可汗一股脑儿往外冒。我整整衣领,拉拉衣襟;一会儿,又整整衣领,拉拉衣襟。我不知道我该做些什么呀!
- 6、隋朝大业十一年八月,杨广巡幸雁门,被突厥始毕可汗突袭,包围于雁门,几乎不幸,从此突厥与隋为敌。
字义分解
- 拼音kě,kè
- 注音ㄎㄜˇ,ㄎㄜˋ
- 笔划5
- 繁体可
- 五笔SKD
- 五行木
kě
1. 允许:许可。认可。宁可。
2. 能够:可见。可能。可以。不可思议。
3. 值得,认为:可怜。可悲。可亲。可观。可贵。可歌可泣。
4. 适合:可身。可口。可体。
5. 尽,满:可劲儿干。
6. 大约:年可二十。“潭中鱼可百许头”。
7. 表示转折,与“可是”、“但”相同。
8. 表示强调:他可好了。
9. 用在反问句里加强反问语气:都这么说,可谁见过呢?
10. 用在疑问句里加强疑问语气:这件事他可同意?
11. 姓。
kè1. 〔可汗(hán)〕中国古代鲜卑、突厥、回纥、蒙古等族君主的称号。
与可汗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