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宿
拼音: | qí sù |
注音: | ㄑ一ˊ ㄙㄨˋ |
词性: | 名词 |
耆宿的意思
词语解释:
耆宿
(1) 指有名望有学问的老年人
英
引证解释:
⒈ 亦作“耆夙”。年高有德者之称。
引《后汉书·樊儵传》:“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晋葛洪《抱朴子·酒诫》:“臣子失礼於君亲之前,幼贱悖慢於耆宿之坐。”
《旧唐书·宦官传·高力士》:“代宗以其耆宿,保护先朝,赠扬州大都督,陪葬泰陵。”
明沉德符《野获编·内阁一·阁部形迹》:“马钧阳以十二年本兵,加少傅,改吏部,最称耆夙。”
郭沫若《洪波曲》第七章四:“张一麐是参政员之一,以最年长的耆宿关系,已推定由他在参政会上致辞。”
国语词典:
年高而素有德望的人。
词语翻译
英语
德语
法语
网络解释:
耆宿
- 1、耆宿能认同我的意见,我不胜感激。
- 2、师从青岛书坛耆宿蔡省庐,八体俱备,尤精小楷,行、草,宗法王赵,兼擅篆刻;追摹秦玺汉印,师古不泥,潜心临池,执着进取,卅年为一日,未尝稍懈。
- 3、就这样当耆宿用魔杯中的血液在对方额头上书写慢慢一脸魔法字迹后大汉停止了挣扎,最后被束缚的人释放,并像是失去意识一般站了起来。
- 4、例如,那个时候我想拜识书界耆宿潘景郑老先生,杨先生马上跟上海的陈先行先生联系,然后把联系电话告诉了我。
- 5、郡国举孝廉,大率取年少能报恩者,耆宿大贤多见废弃。
- 6、文史研究馆是老一辈革命家源于崇文尚德的优良传统,基于安邦治国的卓识远略创立,广纳社会贤达、名流耆宿,以扬礼贤敬士之风。
字义分解
- 拼音qí,shì
- 注音ㄑㄧˊ,ㄕˋ
- 笔划10
- 繁体耆
- 五笔FTXJ
qí
1. 年老,六十岁以上的人:耆老。耆年。耆绅。耆宿(sù )(指在社会上有名望的老年人)。
2. 强横。
shì1. 古同“嗜”,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