束甲
拼音:shù jiǎ
注音:ㄕㄨˋ ㄐ一ㄚˇ

束甲的意思

词语解释:

卷起甲衣。表示轻装疾进。

收起甲衣。表示归顺。

引证解释:

⒈ 卷起甲衣。表示轻装疾进。 《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秦赵战於长平,赵不胜,亡一都尉。

赵王召楼昌与虞卿曰:‘军战不胜,尉復死,寡人使束甲而趋之,何如?’”
《旧五代史·唐书·庄宗纪二》:“於是三将同谋,衔枚束甲,寻涧谷而行,直抵幽州。”
《三国演义》第六二回:“魏延暗喜,分付众军士……马摘铃,人衔枚,卷旗束甲,暗地去刼寨。”

⒉ 收起甲衣。表示归顺。

《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絶。若不能当,何不案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梁书·武帝纪上》:“﹝陈伯之﹞乃收兵退保湖口,留其子虎牙守盆城。及高祖至,乃束甲请罪。”

国语词典:

卷起甲衣不用。

网络解释:

束甲

  • 束甲,shù jiǎ,含义卷起甲衣。表示轻装疾进,出处《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ù
    • 注音ㄕㄨ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GKII
    • 五行

    (1)(动)捆缚;系(jì)

    (2)(名)用于捆在一起的东西:一~鲜花。

    (3)(名)聚集成一长条的东西:电子~。

    (4)(动)控制;约束:拘~|~手~脚。

    (5)姓。

    • 拼音jiǎ
    • 注音ㄐㄧㄚ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LHNH

    (1)(名)天干的第一位。参看〔干支〕。

    (2)(动)居第一位:~等|桂林山水~天下。

    (3)(名)(Jiǎ)姓。

    (4)(名)爬行动物和节肢动物身上的硬壳:龟~。

    (5)(名)手指和脚趾上的角质硬壳:指~。

    (6)(名)围在人体或物体外面起保护作用的装备;用金属、皮革等制成:盔~|装~车。

    (7)(名)旧时的一种户口编制;参看〔保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