酉时
拼音:yǒu shí
注音:一ㄡˇ ㄕˊ

酉时的意思

词语解释:

酉时yǒushí

(1) 旧式记时法指下午五点钟到七点钟的时间

from 17∶00 to 19∶00 o'clock

引证解释:

⒈ 旧式记时法指十七时到十九时。

国语词典:

旧时指下午五点到七点的时间。

网络解释:

酉时

  • 下午 5 时正至下午 7 时正,鸡开始归巢。如白天乐《醉歌》云:“黄鸡崔晓丑时鸣,白日催怿西前没。”故酉时又叫日入。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 旧时记时法指下午五点钟到七点钟的时间。(酉,地支的第十位。)
    • 1、禹王饮酒始,酉时水令名;商纣曷暴戾,池成不复生。
    • 2、屯落内人烟稀少,又是傍晚时分,路上一个行人都没有,当然,塞北的屯落,只要过了酉时,基本就再无步履踏声,而现在只有兄妹俩的马蹄声,“噔噔”。
    • 3、行至一日到了酉时,大军来到一座大山脚下。
    • 4、腊八酉时,月海寒水中,爬出一人,为避苦难取名为木。
    • 5、这一场酒,足足战到了酉时才偃旗息鼓。
    • 6、说是戍时,其实早在酉时整个村子都已经大门紧闭,生怕见了死人会引来什么霉运,或者碰到鬼上身,也就是北方所谓的撞客。

    字义分解

    • 拼音yǒu
    • 注音ㄧㄡˇ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SGD
    • 五行

    (名)地支的第十位。参看〔干支〕。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JFY
    • 五行

    1.时间(对空间而言):~空观念。

    2.时代;时候:古~。唐~。战~。

    3.时间单位。旧指时辰,现指小时,即一日(一个昼夜)的二十四分之一。

    4.指规定的时间:按~上班。过~作废。

    5.季节:四~如春。

    6.现在的;当时的:~事。~兴。

    7.时俗;时尚:入~。

    8.副词。时常:~~。~有错误。

    9.有时候:~阴~晴。

    10.时机:不误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