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堆
拼音: | léi duī |
注音: | ㄌㄟˊ ㄉㄨㄟ |
雷堆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堆积物﹐大土堆。此指太湖中的大雷山和小雷山。 2.古代法场上的泥堆﹐因借指上法场被杀。 3.方言。粗笨﹐累赘。
引证解释:
⒈ 堆积物,大土堆。此指太湖中的大雷山和小雷山。
引元杨维桢《送客洞庭西》诗:“送客洞庭西, 雷堆青两两。”
楼卜瀍注:“酈道元《水经注》云:湖中有大雷、小雷二山。”
⒉ 古代法场上的泥堆,因借指上法场被杀。
引《扬州评话选·扬州劫法场》:“教场当中钉两根木笼标竿……木头上有个铁圈子,犯人到法场,就跪在标竿底下,当日人有辫子,把根辩子扣在铁圈上。标竿后头堆起两个烂泥堆子,名叫‘雷堆’。我们时常听见人骂:‘你这个小伙多雷堆啊!’‘雷堆’这两个字,骂出来人不懂,实在恶毒得很,等于骂人上法场。”
⒊ 方言。粗笨,累赘。
引《西游记》第三十回:“我这大圣的部下羣猴,都是一般模样。你这嘴脸生得各样,相貌有些雷堆,定是别处来的妖魔。”
国语词典:
累赘、笨重。
网络解释:
雷堆
字义分解
- 拼音léi
- 注音ㄌㄟˊ
- 笔划13
- 繁体雷
- 五笔FLF
- 五行水
1. 由于下雨时带异性电的两块云相接,空中闪电发出的强大的声音:雷电。雷鸣。雷动。雷雨。雷霆。雷厉风行。
2. 军事用的爆炸武器:地雷。鱼雷。布雷。扫雷。雷管。
3. 〔雷池〕古水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望江县。现用于成语“不敢越雷雷一步”,喻不敢越出一定的范围。
4. 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