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废
拼音:qǐ fèi
注音:ㄑ一ˇ ㄈㄟˋ

起废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重新建树﹑恢复已被废置的事和物。 2.重新起用已被贬黜的官吏。

引证解释:

⒈ 重新建树、恢复已被废置的事和物。

《史记·太史公自序》:“孔子修旧起废,论《诗》《书》,作《春秋》,则学者至今则之。”
宋苏轼《濠州七绝·四望亭》:“敢请使君重起废,落霞孤鶩换新铭。”
明宋濂《四明佛陇禅寺兴修记》:“禪师既至,升座説法已,环顾而嘆,且曰:‘起废吾之责也,四辈其无忧。’”

⒉ 重新起用已被贬黜的官吏。

宋苏轼《送程建用》诗:“今年闻起废, 鲁史復光景。”
金王若虚《臣事实辨》下:“柳子厚附丽小人以待罪天子,所谓自貽伊戚者,安於流落可也,而乃刺讥怨懟,曾无责己之意,其起废之説,悲鸣可怜。”
明张汉儒《揭钱瞿奏稿》:“无奈两人性同虎狼,行若禽兽,平日暗佈机关,潜托神棍,久住京师,探听朝廷举动,不时飞报,钻谋起废。”

网络解释:

起废

  • 起废是一个汉语词语,
  • 拼音是:qi fei,
  • 释义:1、重新振兴废弛的事物。2、重新起用已被贬黜的官吏。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ㄑㄧ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HNV
    • 五行

    [ qǐ ]

    1. 由躺而坐或由坐而立等:起床。起立。起居。起夜。

    2. 离开原来的位置:起身。起运。起跑。

    3. 开始:起始。起码(最低限度,最低的)。起步。起初。起讫。起源。

    4. 拔出,取出:起锚。起获。

    5. 领取(凭证):起护照。

    6. 由下向上,由小往大里涨:起伏。起劲。起色。

    7. 发生,产生,发动,提出:起风。起腻。起敬。起疑。起义。起诉。

    8. 长出:起痱子。

    9. 拟定:起草。

    10. 建造,建立:起房子。白手起家。

    11. 群,组,批:一起(一块儿)。

    12. 量词,指件,宗:一起案件。

    13. 自,从:起小儿就淘气。

    14. 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趋向:想起。掀起。兴(xīng)起。

    15. 用在动词后,与“来”连用,表示动作开始:唱起来。

    16. 用在动词后,常与“不”或“得”连用,表示胜任;亦表示达到某一种标准:看不起。经得起检验。

    • 拼音fèi
    • 注音ㄈㄟ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NTY
    • 五行

    (1)(形)不再使用;不再继续:作~。

    (2)(形)没有用的或失去了原来作用的:~料|~票|~气|~渣|~水|~纸。

    (3)(形)残废:~疾(残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