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俘
拼音: | shòu fú |
注音: | ㄕㄡˋ ㄈㄨˊ |
受俘的意思
词语解释:
封建社会的一种礼仪。旧时封建统治者战争胜利后,先行献俘礼,把所获俘虏献于宗庙社稷,再行受俘礼,由皇帝接受战俘。也叫'受俘馘'。
引证解释:
⒈ 封建社会的一种礼仪。旧时封建统治者战争胜利后,先行献俘礼,把所获俘虏献于宗庙社稷,再行受俘礼,由皇帝接受战俘。也叫“受俘馘”。
引《旧唐书·刘闢传》:“闢入京城,上御兴安楼受俘馘。”
《清史稿·礼志九》:“翼日,帝御午门楼受俘。”
国语词典:
古代的一种礼仪。在战争胜利后,先把战俘献于宗庙社稷,再由皇帝接受战俘。
网络解释:
受俘
- 1、外朝于斯,凡改朔,元旦,大赦,阅兵,受俘,皇帝都会登临承天门举行一定的仪式。
- 2、结果是当救援到来时,受俘人可能会抗拒营救。
- 3、约翰斯顿从哈尼亚的住所打电话告诉记者,他在受俘期间“有时真的非常恐惧”,这是一种“可怕的经历”。
- 4、这两名抢匪劫持人质达六天之久,在这期间他们威胁受俘者的性命,但有时也表现出仁慈的一面。
- 5、同年十月十八日,乾隆帝御午门城楼受俘。
- 6、美女们犀利的双眼,让人畏惧,却又让人想多看几眼,让人产生各种矛盾,无法抗拒她的美,只乖乖的受俘。
字义分解
- 拼音shòu
- 注音ㄕㄡˋ
- 笔划8
- 繁体受
- 五笔EPCU
(1)(动)接受。
(2)(动)遭受:~灾。
(3)(动)忍受;禁受:~不了。
(4)(动)〈方〉适合:~吃(吃着有味)|~听(听着入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