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下
拼音:yì xià
注音:一ˋ ㄒ一ㄚˋ

意下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谓口气缓和下来,不再坚持原先的看法。 2.意见。 3.心中。

引证解释:

⒈ 谓口气缓和下来,不再坚持原先的看法。

《东观汉记·赵孝王良传》:“良意下,曰:‘我为诈汝耳,当復何苦乎?’”

⒉ 意见。

《京本通俗小说·碾玉观音》:“不知你意下如何?”
明陈汝元《金莲记·赐环》:“贤侄暂留敝寓,一则重逢骨肉,二则进取功名,不识意下如何?”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四一章:“我倒有一个主张,不知你们两位意下如何?”

⒊ 心中。

《新编五代史平话·唐史上》:“﹝黄巢﹞睡醒后,意下思量李克用浑名李鵶儿,诸军皆着黑衣。”
《儒林外史》第一回:“乡下孩子们三五成群跟着他笑,他也不放在意下。”
李劼人《天魔舞》第六章:“但他还是那样不在意下的哈哈一笑。”

国语词典:

心中。

网络解释:

意下

  • 意下(yì xià),出自《东观汉记·赵孝王良传》,谓口气缓和下来,不再坚持原先的看法。
    • 1、老夫意欲将两个小女,招赘二位为东床娇客,未知二位意下若何?
    • 2、可恶的魔之皇,下次传送注意下高度啊,他奶奶个熊的,疼死爷了……
    • 3、由于俱乐部是密闭空间,成年顾客是在双方同意下发生性行为,因此警方想取缔这个俱乐部却于法无据。
    • 4、在文尼察的授意下,维拉里斯解开了女孩的枷锁,唯有脖颈上的项圈还存在的。
    • 5、功高震主,岳飞虽有满腔热血、精忠报国之意,但奈何奸人作崇,被秦桧在宋高宗赵构的授意下,以“莫须有”。
    • 6、小人刚才说过每次出去游玩时都会遇上门外那个凶巴巴的家伙,门外一共三人,很明显是在说廖断,他曾多次在诚俊生的受意下来神农架寻找树心。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ㄧ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UJNU
    • 五行

    (1)(名)意思:同~|来~|词不达~。

    (2)(名)心意;愿望:中~|任~。

    (3)(动)意料;料想:~外|出其不~。

    • 拼音xià
    • 注音ㄒㄧㄚˋ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GHI

    (1)(副)下面;位置在下的;低处:~面|~部。

    (2)(副)等级或品级低的:~等|~级|~策|~人。

    (3)(副)次序或时间在后的:~午|~集|~家|~旬。

    (4)(副)向下面:~行车。

    (5)(副)表示属于一定范围、情况、条件等:~列|部~|在同志们的帮助~。

    (6)(副)表示正当某个时间或时节:节~|目~|时~。

    (7)(副)用在数目字后面;表示方面或方位:两~里都同意。

    (8)(动)由高处到低处:~船|~降|~山。

    (9)(动)(雨、雪等)降落:~雨|~雾。

    (10)(动)颁发;投递:~令|~文|~通知|~帖。

    (11)(动)去;到(处所):~乡|~地|~基层。

    (12)(动)退场:该队三号上;五号~。

    (13)(动)放入:~网捕鱼|~箸|~钻|~手。

    (14)(动)卸除;取下:~装|把敌人的枪~了!

    (15)(动)做出(言论、判断等):~结论|~定义。

    (16)(动)开始使用;使用:~药|~刀。(动物)生产:~蛋|~崽。攻陷;攻克:连~数城。到规定的时间结束日常工作或学习等:~班|~工|~课。退让:相持不~。低于;少于(多用于否定):~药|~刀。(动物)生产

    (17)(量)(一~儿)。ɑ表示动作的次数: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敲了两~(儿)。b〈方〉用于器物的容量

    (18)(名)(~儿)用在“几、两”后面;表示本领、技能:他真有两~(儿)。有时也作下子。

    (19)(副)用在动词后。表示由高处到低处

    (20)(副)用在动词后。表示有空间;能容纳:这个剧场能坐~几万人。

    (21)(副)用在动词后。表示动作的完成或结果:写~八千字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