墟日
拼音:xū rì
注音:ㄒㄨ ㄖˋ

墟日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中国南方如湘﹑赣﹑闽﹑粤等地区乡村赶集的日子。

引证解释:

⒈ 中国南方如湘、赣、闽、粤等地区乡村赶集的日子。

孙中山《平定广西之演讲·行易知难》:“这种交易的情形,好象你们广西现在的大城小墟,每月中三六九或二五八的‘墟日’一样。”
许杰《墟期》:“为什么每一个墟日,还是满箩满箩的排着的呢?”

网络解释:

墟日

  • 中国南方如湘﹑赣﹑闽﹑粤等地区乡村赶集的日子。 在客家人的口语中,一般把乡镇称为墟,把约定俗成的集市交易称为“墟日”。墟日文化丰富多彩,它成为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ㄒㄩ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FHAG
    • 五行

    (1)(名)原有许多人家聚居而现已荒废了的地方:废~|殷~。

    (2)同“”(xū)。

    • 拼音
    • 注音ㄖ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JJJJ
    • 五行

    (1)(名)太阳:~出|~落。

    (2)(名)指日本:~圆|~语。

    (3)(名)从天亮到天黑的一段时间;白天:~班|~~夜夜。

    (4)(名)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天:今~|改~再见。

    (5)(名)每天;一天一天地:~记|~新月异。

    (6)(名)泛指一段时间:往~|来~。

    (7)(名)特指某一天:生~|国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