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名
拼音:tuō míng
注音:ㄊㄨㄛ ㄇ一ㄥˊ

托名的意思

词语解释:

托名tuōmíng

(1) 假托他人的姓名,借以抬高自己

pseudonym; do sth. in sb. else's name

引证解释:

⒈ 假借名义。

《二刻拍案惊奇》卷六:“翠翠心里想道:‘我那得有甚么哥哥来?多管是丈夫寻到此间,不好説破,故此托名。’”
清郑燮《署中示舍弟墨》诗:“学写不成,去而学画。日卖百钱,以代耕稼。实救困贫,托名风雅。”
叶德钧《<再生缘>续作者许宗彦夫妇年谱》:“托名有元代女子孟丽君男装应试,更名郦君玉。”

⒉ 寄托名字,留名。

明张居正《辛未进士题名记》:“夫诸士之托名於贞石也,将以蘄不朽也。”

国语词典:

依附他人高名,以提高自己的身分。如:「他深恐同学参加不踊跃,只好托名老师主办。」也作「托名」。

网络解释:

托名

  • 托名,汉语词汇。
  • 拼音:tuō míng。
  • 指假借名义;凭借他人以显名。
  • 见《汉书·韦玄成传》:“微哉,子之所托名也。”
    • 1、凡仕而兼商者,亦尚畏清议而不敢公然为之,隐匿托名以避众谤。
    • 2、曹公豺虎也,然托名汉相,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今日拒之,事更不顺,且将军大势可以拒操者,长江也。 
    • 3、操虽托名汉相,其实汉贼也。将军以神武雄才,兼仗父兄之烈,割据江东,地方数千里,兵精足用,英雄乐业,尚当横行天下,为汉家除残去秽。
    • 4、此剑铭文乃秦篆也!实乃后人伪作,托名而已。
    • 5、听说这事时,那位圣人正在看三国演义,刚看到周瑜要托名取川,实取荆州的章节,当即仿佛武乡侯附身“堂哥,这分明是嵩山派假途灭虢之计!”。
    • 6、托名国之栋梁,实为乱臣贼子,争地以战,杀人盈野。

    字义分解

    • 拼音tuō
    • 注音ㄊㄨㄛ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RTAN
    • 五行

    (1)(动)寄托

    (2)(动)手掌或其他东西向上承受(物体):~起|~盘。

    (3)(名)(托儿)托子;类似托子的东西:花~。

    (4)陪衬:烘~|衬~。

    (5)(动)委托;寄托:拜~|恳~。

    (6)(动)推托。

    (7)(动)依赖。

    (8)(名)压强单位;一托等于一毫米汞柱的压强;一大气压为760托。旧作乇(tuō)。

    • 拼音míng
    • 注音ㄇㄧㄥˊ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QKF
    • 五行

    [ míng ]

    1.人或事物的称谓:名字。名氏。名姓。名义。名分(fèn )。名堂。名落孙山。名存实亡。

    2.起名字:“秦氏有好女,自名为罗敷”。

    3.做某事时用来作依据的称号:这些人以“办学”为名,行骗钱之实。

    4.叫出,说出:不可名状。

    5.声誉:名誉。名声。名优(a.出名的,优良的;b.名伶)。名噪一时。名过其实。

    6.有声誉的,大家都知道的:名人。名士。名师。名将(jiàng )。名医。名著。名流。名言。名胜。名剧。

    7.占有:不名一文。

    8.量词,用于人:三名工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