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益
拼音: | bó yì |
注音: | ㄅㄛˊ 一ˋ |
伯益的意思
词语解释:
1.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为嬴姓各族的祖先。
2.晋鼓吹曲名。傅玄制。
2.晋鼓吹曲名。傅玄制。
引证解释:
⒈ 舜时东夷部落的首领,为嬴姓各族的祖先。相传伯益助禹治水有功, 禹欲让位於益,益避居箕山之北。见《书·舜典》、《孟子·万章上》。
引《竹书纪年》卷上:“﹝夏帝启﹞二年, 费侯伯益出就国……六年, 伯益薨,祠之。”
⒉ 晋鼓吹曲名。 傅玄制。见《晋书·乐志下》。词见《乐府诗集·鼓吹曲辞四·伯益》。
国语词典:
人名。虞舜的臣子,为东夷部落的首领。相传助禹治水有功,禹要让位给伯益,益避居箕山之北。《文选.张衡.西京赋》:「伯益不能名,隶首不能纪。」也作「伯翳」、「柏翳」。
网络解释:
伯益
字义分解
- 拼音bǎi,bó
- 注音ㄅㄛˊ,ㄅㄞˇ,ㄅㄚˋ
- 笔划7
- 繁体伯
- 五笔WRG
bó
1. 兄弟排行次序:伯仲(指兄弟的次第,喻事物不相上下)。
2. 父亲的哥哥:伯伯。伯父。伯母。
3. 对父辈戚友的尊称:老伯。世伯。
4.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三等:伯爵。
5. 旧时对文章、道德足为表率者的尊称:“海内文章伯”。
6. 姓。
bǎi1. 〔大伯子〕丈夫的大哥。
bà1. 古同“霸”,古代诸侯联盟的首领。
与伯益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