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法
拼音:zhì fǎ
注音:ㄓˋ ㄈㄚˇ

致法的意思

词语解释:

以法治罪。

引证解释:

⒈ 以法治罪。

《史记·万石张叔列传》:“庆幸得待罪丞相,罢駑无以辅治,城郭仓库空虚,民多流亡,罪当伏斧质,上不忍致法。”
《汉书·吴王刘濞传》:“匈奴攻代,仲不能守,弃国间行,走雒阳,自归,天子不忍致法,废为合阳侯。”

网络解释:

致法

  • 致法是一个汉语词语,读音是zhì fǎ,是指以法治罪。
  •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GCFT
    • 五行

    (1)(动)给与;向对方表示(礼节、情意等):~辞|~电|~函|~候|~敬|~谢。

    (2)(动)集中(力量、意志等)于某个方面:~力|专心~志。

    (3)(动)招致:~病。

    (4)(动)以致:~使人误解。

    (5)(名)情趣:兴~|别~。

    (6)(形)精密、精细:细~|精~。

    • 拼音
    • 注音ㄈㄚ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IFCY
    • 五行

    (1)(名)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强制遵守的法律、指令、条例等行为规则的总称:宪~。

    (2)(名)方法、方式:写~。

    (3)(名)标准样子;可以模仿的:取~。

    (4)(名)佛教的教义;也泛指佛教和道教的:~术。

    (5)姓。

    (6)(动)效法:~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