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jiā dǐ |
注音: | ㄐ一ㄚ ㄉ一ˇ |
词性: | 名词 |
家底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家底
(1) 家中通过长时间积蓄的钱财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勃泥国的计量单位,一家底合二十两。
引《宋史·外国传五·勃泥》:“太平兴国二年,其王向打遣使施弩 、副使蒲亚里 、判官哥心等賫表贡大片龙脑一家底,第二等八家底,第三等十一家底、米龙脑二十家底、苍龙脑二十家底,凡一家底并二十两。”
⒉ 指家中长期积累的财产。
引崔璇《在区委会里》:“人家刘洪文他们的底垫多厚,我们才积了多少家底?”
《人民文学》1981年第6期:“他家五间大瓦房,家底厚实。”
⒊ 借指个人学识的底子。
引吴晗《再谈神仙会和百家争鸣》:“我这样说,决不是夸大,而是认真了解自己的家底。”
网络解释:
家底
- 1、纵使你拥有八斗之才,也难敌人家有个家底。
- 2、这对姐妹对解释自己“并非被宠坏”非常迫切,也许她们认为,恃富而骄是一件俗气的事,尤其这富又是白手起家得来,比起那些家底厚的人自然缺了优雅底气。
- 3、甲午海战历来被看作是清末短暂中兴后走向没落的转折点,这场战争不仅把清王朝仅有的家底拼光了,而且触发了国内改良派、革命派一波一波的对抗行动。
- 4、对于自己的老属下,姜梵自然很清楚其的家底。
- 5、它不光有红四连,是从井冈山时期就有的红军连队,红五连和红六连,也是彭老总平江起义的家底子。
- 6、就是因为曾经的课代表,让自己存了点家底。
字义分解
- 拼音jiā,jie,gū
- 注音ㄐㄧㄚ,˙ㄐㄧㄚ,˙ㄐㄧㄝ
- 笔划10
- 繁体傢
- 五笔PEU
jiā
1. 共同生活的眷属和他们所住的地方:家庭。家眷。家长(zhǎng )。家园。家谱。家塾。家乡。家风。家训。家规。家喻户晓。如数家珍。
2. 家庭所在的地方:回家。老家。安家。
3. 居住:“可以家焉”。
4. 对人称自己的尊长、亲属:家祖。家父。家翁。家母。家慈。
5. 家里养的,不是野生的:家畜。家禽。
6. 经营某种行业的人家或有某种身份的人家:酒家。农家。
7. 掌握某种专门学识或有丰富实践经验及从事某种专门活动的人:专家。行(háng )家。作家。科学家。
8. 学术流派:儒家。法家。道家。墨家。纵横家。诸子百家。
9. 量词,用于计算家庭或企业:一家人家。
10. 姓。
jie1. 词尾,同“价”:整天家。成年家。
gū(古汉语)
名词
1.古通“姑” 。如:阿家(称婆婆);阿家阿翁
2.另见 jiā
与家底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