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形式
拼音: | mín zú xíng shì |
注音: | ㄇ一ㄣˊ ㄗㄨˊ ㄒ一ㄥˊ ㄕˋ |
词性: | 名词 |
民族形式的意思
词语解释:
适合于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符合本民族人民的欣赏习惯,具有本民族文化心理、品格、气质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
引证解释:
⒈ 适合于反映本民族的社会生活,符合本民族人民的欣赏习惯,具有本民族文化心理、品格、气质特点的艺术表现形式。
网络解释:
民族形式
- 1、中国文化应有自己的形式,这就是民族形式。
- 2、云南的泸沽湖一带,至今保留著母系社会的民族形式。
- 3、把国际主义的内容和民族形式分离起来,是一点也不懂国际主义的人们的做法,我们则要把二者紧密地结合起来。
- 4、实际上中国画的现代化,只有通过民族形式才能实现,只有符合中国画自己的本质逻辑,才有生命力。
- 5、发掘和吸收侗族传统建筑文化的精华,对于创造既有民族形式,又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新建筑文化有重要作用。
- 6、由于英汉两个民族的地理环境、生活习俗等方面的差异,有不少习语明显地呈现出两种不同的民族形式。
字义分解
- 拼音mín
- 注音ㄇㄧㄣˊ
- 笔划5
- 繁体民
- 五笔NAV
- 五行水
(1)(名)人民:~办|~变|~兵|吊~代罪|劳~伤财|全~皆兵。
(2)(名)某族的人:藏~|回~。
(3)(名)从事某种职业的人:农~|渔~|牧~。
(4)(名)民间:~歌|~谣。
(5)(名)非军人;非军事的:军~团结|拥政爱~。
- 拼音zú
- 注音ㄗㄨˊ
- 笔划11
- 繁体族
- 五笔YTTD
- 五行金
(1)(名)家族
(2)(名)古代的一种酷刑;杀死犯罪者的整个家族;甚至他母亲、妻子等的家族:~刑。
(3)(名)种族;民族:汉~。
(4)(名)事物有某种共同属性的一大类:水~|语~。
- 拼音xíng
- 注音ㄒㄧㄥˊ
- 笔划7
- 繁体形
- 五笔GAET
- 五行水
(1)(名)形状:方~|图~|地~。
(2)(名)形体;实体:有~|~影不离。
(3)(动)显露;表现:喜~于色|~诸笔墨。
(4)(动)对照:相~见绌|相~之下。
与民族形式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