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蟾
拼音:tóng chán
注音:ㄊㄨㄥˊ ㄔㄢˊ

铜蟾的意思

词语解释:

铜制的蟾蜍形器物﹐如水盂﹑墨合﹑灯盏之类。

引证解释:

⒈ 铜制的蟾蜍形器物,如水盂、墨合、灯盏之类。

唐段成式《酉阳杂俎·寺塔记下》:“建中时, 光宅寺僧铸铜蟾为息烟灯,天下传之。”
清曹寅《寓斋即事与诸同人夜话有怀晚研曾寓此三年》诗:“凌结铜蟾戢墨兵,衰疲那竞世间名。”

网络解释:

铜蟾

  • 铜蟾,拼音是tóng chán,是汉语词汇,解释为铜制的蟾蜍形器物,如水盂、墨合、灯盏之类。
  • 字义分解

    • 拼音tóng
    • 注音ㄊㄨㄥ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MGK
    • 五行

    (名)金属元素;铜的元素是工业的重要原料。

    • 拼音chán
    • 注音ㄔㄢˊ
    • 笔划19
    • 繁体
    • 五笔JQDY
    • 五行

    (名)蟾蜍(…chú)。两栖动物;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分泌的黏液叫蟾酥;可入药;吃昆虫等;对农业有益。通称癞蛤蟆或疥蛤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