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台
拼音:gāo tái
注音:ㄍㄠ ㄊㄞˊ

高台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高建楼台。
2.高的楼台。
3.比喻京师。
4.头之别称。

引证解释:

⒈ 高建楼台。

《管子·小匡》:“昔先君襄公,高臺广池,湛乐饮酒。”
《左传·昭公二十年》:“其适遇淫君……高臺深池,撞鐘舞女,斩刈民力,输掠其聚,以成其违,不恤后人。”

⒉ 高的楼台。

晋左思《吴都赋》:“造姑苏之高臺,临四远而特建。”
明王世贞《登岱》诗:“轩辕黄帝有高臺,鞭石千秋輦道开。”

⒊ 比喻京师。

《文选·曹植<杂诗>之一》:“高臺多悲风,朝日照北林。”
李善注引《新语》:“高臺,喻京师。”

⒋ 头之别称。

清厉荃《事物异名录·形貌·头》:“《黄庭经》:高臺通天临中野。”
原注:“头为高臺。”

国语词典:

本指楼台、房屋。《三国演义.第三四回》:「操大喜,遂命作高台以庆之。」后比喻高堂、父母。南朝陈.丘迟〈与陈伯之书〉:「将军松柏不翦,亲戚安居,高台未倾,爱妾尚在。」

网络解释:

高台 (词语)

  • 1.高建楼台。
      2.高的楼台。
      3.比喻京师。
      4.头之别称。
  • : 高 gāo 由下到上距离大的,与“低”相对:高峰。高空。高踞。高原。高耸。
      : 台 tái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
    • 1、那你说它为什么会叫妙高台呢?
    • 2、欢歌乐舞,高台之上的场地,背后都有着一双大手,它掌握着这城市的命脉一切,白天的时候,代表着正义的虚伪,站在世人的面前虚以委蛇,让人看不懂真实幻象。
    • 3、令虽传了下去,可是穆如在高台之上望见,诸营的兵士拥成一团,进退无措,不由暗自着恼。
    • 4、高台之上,一袭锦服的少年翩然而立,面如玉,发如墨,风姿潇洒。
    • 5、灵峰,寺后山颠有来鹤亭,与孤山放鹤亭遥相呼应,也是过去妙高台的旧址。
    • 6、第二天一大早,凯文早早的穿戴整齐站在军营中间的高台上,命令值星官吹响起床的号角。

    字义分解

    • 拼音gāo
    • 注音ㄍㄠ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MKF
    • 五行

    (1)(形)从下向上距离大;离地面远(跟‘低’相对)

    (2)(形)高度:那棵树有两丈~|书桌长四尺;宽三尺;~二尺五。

    (3)(形)在一般标准或平均程度之上:~速度|体温~|见解比别人~。

    (4)(形)等级在上的:~等|~级。

    (5)(形)敬辞;称别人的事物:~见。

    (6)(形)酸根或化合物中比标准酸根多含一个氧原子的:~锰酸钾(KMnO4)。

    (7)(形)(Gāo)姓。

    • 拼音tái,tāi
    • 注音ㄊㄞˊ,ㄊㄞ
    • 笔划5
    • 繁体臺、颱、檯
    • 五笔CKF
    • 五行

    tái

    1. 高平的建筑物:亭台楼阁。

    2. 敬辞,用于称呼对方或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台鉴。台甫。

    3. 像台的东西,器物的座子:井台。窗台。灯台。

    4. 量词:一台戏。

    5. 台湾省的简称:台胞。台币。

    6. 姓。

    7. 桌子、案子:写字台。

    8. 发生在太平洋西部热带海洋上的一种极猛烈的风暴,称“台风”。

    tāi

    1. 〔天台〕①山名,在中国浙江省;②地名,在中国浙江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