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敌弩
拼音: | kè dí nǔ |
注音: | ㄎㄜˋ ㄉ一ˊ ㄋㄨˇ |
克敌弩的意思
词语解释:
良弓名。明嘉靖二十七年,锦衣卫军匠冯经所献,一次可发两三枝箭。见《续文献通考.兵十四》。
引证解释:
⒈ 良弓名。 明嘉靖二十七年,锦衣卫军匠冯经所献,一次可发两三枝箭。见《续文献通考·兵十四》。
引明宋应星《天工开物·弩》:“国朝军器造神臂弩、克敌弩,皆并发二矢、三矢者。”
网络解释:
克敌弩
字义分解
- 拼音kè
- 注音ㄎㄜˋ
- 笔划7
- 繁体剋
- 五笔DQB
- 五行木
(1)(动)攻破;攻下据点;战胜。
(2)(动)能:~勤~俭|不~分身。
(3)(动)克服;克制:~己|以柔~刚。
(4)(动)消化:~食。
(5)(动)严格限定(期限):~期动工|~日完成。也作“刻”。另见kēi。
(6)(量)公制重量或质量单位;一克等于一公斤的千分之一。旧称公分。
(7)藏语容量单位;一克青稞约二十五斤。也是地积单位;播种一克种子的土地称为一克地;一克地约合一市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