笆篱
拼音:bā lí
注音:ㄅㄚ ㄌ一ˊ

笆篱的意思

词语解释:

篱笆。见'笆篱子'。

引证解释:

⒈ 篱笆。

唐王建《长安县后庭看花》诗:“水冻横桥冰满池,新排石笋绕笆篱。”
唐刘禹锡《洛中逢韩中丞之吴兴口号》之五:“溪中士女出笆篱,溪上鸳鸯避画旗。”
清唐孙华《种树》诗:“抱瓮灌清泉,植援插笆篱。”

⒉ 见“笆篱子”。

国语词典:

用竹或木编成的障隔物。

  • 1、中午回来,几个首领都还未醒,赵端便把没醉翻的人都拉了出去,扛笆篱,钉木桩,将阿骨打许诺的那块荒地围了起来。
  • 2、代表建筑是那装满坑蒙拐骗艺术品的笆篱炉孵宫,吉祥物是代表的高炉雄鸡;而意大利方面是曾出演黑客帝国二的摸你卡。
  • 3、两人都蹲过笆篱子,出来后投奔了东皇。
  • 4、中午回来,几个首领都还未醒,杨应麒便把没醉翻的人都拉了出去,扛笆篱,钉木桩,将阿骨打许诺的那片河滩围了起来。
  • 5、谁想进笆篱子?轧路车碾了脑袋?珠穆朗玛峰上裸。
  • 6、你要是不待见我们,那你干脆就打雷把我们劈死,让我们死个痛快,别等着蹲笆篱子的时候遭罪了!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ㄅㄚ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CB
  • 五行

(名)用竹片或柳条等编成的片状器物:~篓|~篱|竹篱~。

  • 拼音
  • 注音ㄌㄧˊ
  • 笔划16
  • 繁体
  • 五笔TYBC
  • 五行

〔篱笆〕房屋、场地等的围栏设施。 一般 用竹子、苇子、秫秸、荆条、树枝等编扎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