櫑木
拼音:léi mù
注音:ㄌㄟˊ ㄇㄨˋ

櫑木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防守用的圆木。作战时将其从高处推下打击敌人。

引证解释:

⒈ 古代防守用的圆木。作战时将其从高处推下打击敌人。

宋司马光《涑水记闻》卷十四:“至二十九日,其酋长二人,为櫑木所杀,蛮兵乃退。”
宋苏轼《上皇帝书》:“若用武之世,屯千人其上,聚櫑木砲石,凡战守之具,以与城相表里。”

网络解释:

櫑木

  • 櫑木是古汉语词汇,拼音为léi mù,指古代防守用的圆木。
  • 字义分解

    • 拼音léi,lěi
    • 注音ㄌㄟˊ,ㄌㄟˇ
    • 笔划19
    • 繁体
    • 五笔SLLL

    léi

    1. 古代盛酒的器具。

    2. 饰有饕餮纹的食物盛器。

    3. 古同“擂”。

    4. 古同“檑”。

    lěi

    1. 〔櫑具〕古代长剑,木柄上镶有蓓蕾形的玉饰,如“不疑冠进贤冠,带櫑櫑剑。”

      • 拼音
      • 注音ㄇㄨ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SSSS
      • 五行

      (1)(名)树木:伐~|果~。

      (2)(名)(木头)木材和木料的总称:枣~|榆~|檀香~。

      (3)(形)用木材制成的:~器|~犁|~板。

      (4)(名)棺材:棺~|行将就~。

      (5)(Mù)姓。

      (6)(形)质朴:~讷。

      (7)(形)麻木: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