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方
拼音: | wài fāng |
注音: | ㄨㄞˋ ㄈㄤ |
词性: | 名词 |
外方的意思
词语解释:
山名。即嵩高。五岳之一。
外地;远方。
指向门外。
引证解释:
⒈ 山名。即嵩高。五岳之一。
引《书·禹贡》:“熊耳外方桐柏,至于陪尾。”
孔颖达疏:“嵩高山在颖川嵩高县,古文以为外方山。”
⒉ 外地;远方。
引《南齐书·王琨传》:“外方小郡,当乞寒贱。”
唐黄滔《喜侯舍人蜀中新命》诗之二:“来时走马随中使,到日援毫定外方。”
《三国演义》第五回:“沛国譙人夏侯惇,字元让,乃夏侯婴之后;自小习枪棒;年十四从师学武,有人辱駡其师, 惇杀之,逃于外方。”
⒊ 指向门外。
引《云笈七籤》卷十一:“列位次坐向外方。”
国语词典:
外面。
网络解释:
外方
- 1、这个捣药钵是铜铸的,外方内圆,在药钵的外面的四面上刻着鎏金四字如见祖师。
- 2、在子房室下区,子房壁外方的维管束已可清楚的确认出心皮背束、隔膜束及胎座维管束。
- 3、曾经有一个重要的项目在进入谈判关键期后,双方迟迟无法达成一致,外方高层坚持不在协议上签字,又不明说原委。
- 4、面神经核位于脑桥下部的网状结构深部,在三叉神经脊髓束核内侧,外展神经核的前外方。
- 5、这是一座极为普通的小镇,外方的动荡,并未牵扯到此地,一群低阶修者,无所事事的围聚在唯一的酒馆内,兴致勃勃的掰扯着那些真假不一的消息。
- 6、左冷禅小心的双手虚抱,外方内圆,身姿舒展,慢慢的推动双掌。
字义分解
- 拼音wài
- 注音ㄨㄞˋ
- 笔划5
- 繁体外
- 五笔QHY
- 五行木
(1)(名)外边;外边的
(2)(形)指自已所在地以外的:~地|~省。
(3)(名)外国:~币|~钞。
(4)(名)称母亲;姐妹或女儿方面的亲戚:~婆|~甥女。
(5)(形)关系疏远的:~族|~人。
(6)另外。
(7)以外:郊~|局~。
(8)非正式的;非正规的。
(9)戏曲角色;扮演老年男子。
与外方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