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贼
拼音:tǔ zéi
注音:ㄊㄨˇ ㄗㄟˊ

土贼的意思

词语解释:

旧时统治者对当地起义农民的蔑称。

引证解释:

⒈ 旧时统治者对当地起义农民的蔑称。

《元史·仁宗纪二》:“庚辰, 卢阳,麻阳二县以土贼作耗,蠲其地税赋。”
清吴敏树《黄特轩传》:“黄君旋又逐之巴陵新墻市,土贼即时皆散。”

网络解释:

土贼

  • 土贼,顾名思义-非登大雅之堂的人。其意义有一个演变过程。
  •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ㄊㄨˇ
    • 笔划3
    • 繁体
    • 五笔FFFF
    • 五行

    (1)(名)泥土;土壤

    (2)(名)土地。

    (3)(副)本地的;地方的:~特产|~俗。

    (4)(名)指我国民间沿用的生产技术和有关的设备、产品、人员等:~方|~招儿。

    (5)(形)不合潮流;不开通:~气。

    (6)(名)未熬制的鸦片:烟~。

    (7)姓。

    • 拼音zéi
    • 注音ㄗㄟ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MADT
    • 五行

    (1)(名)偷东西的人。

    (2)(名)做大坏事的人(多指危害国家和人民的人)。

    (3)(形)邪的;不正派的。

    (4)(形)狡滑:老鼠真~。

    (5)(动)〈书〉伤害:戕~。

    (6)(副)〈方〉多用于不满意或不正常的地方:~凉|~冷|~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