右府
拼音:yòu fǔ
注音:一ㄡˋ ㄈㄨˇ

右府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宋代枢密使和枢密院的别称。

引证解释:

⒈ 宋代枢密使和枢密院的别称。

宋王安石《参知政事欧阳修曾祖某赠某官制》:“图任以登於右府,褒嘉当及其前人。”
宋王明清《挥麈后录》卷一:“徐询以创置右府与揆路议政分合因革, 明清即为考证以对……自范觉明为始,尔后悉兼右府矣。”
《宋史·沉括传》:“此右府颁行之失,非卿察事机,必扰军政。”

网络解释:

右府

  • 右府指宋代枢密使和枢密院的别称。 宋 王安石 《参知政事欧阳修曾祖某赠某官制》:“图任以登于右府,褒嘉当及其前人。
  • 字义分解

    • 拼音yòu
    • 注音ㄧㄡ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DKF

    (1)(名)面向南时靠西的一边;右边。

    (2)(名)西:山~(太行山以西的地方;后专指山西)。

    (3)(名)“上”。

    (4)(古人以右为尊):无出其~。

    (5)(动)〈书〉崇尚:~文。

    (6)(形)保守的;反动的:极~|~ 派|~倾。

    (7)〈书〉同“佑”。

    • 拼音
    • 注音ㄈㄨ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YWFI
    • 五行

    (1)(名)旧时称官吏办理公事的地方;现在称国家政权机关:官~|政~。

    (2)(名)旧时官府收藏文书、财物的地方:~库。

    (3)(名)旧时称大官、贵族的住宅;现在也称某些国家元首办公或居住的地方:王~|元首~|总统~。

    (4)敬辞;尊称对方的家:贵~。

    (5)唐朝至清朝的行政区划;比县高一级:开封~|济南~。

    (6)(Fǔ)姓。〈古〉又同“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