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订
拼音:zhì dìng
注音:ㄓˋ ㄉ一ㄥˋ
词性: 动词

制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动)草拟创制:~公约|~历法。

引证解释:

⒈ 制定;拟订。

魏巍《壮行集·祝福走向生活的人们》:“在他的心里,应该给自己制订出一部宪法,应该给自己树立起一条明朗有力的生活的律条。”
邓小平《在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我们制订教育规划应该与国家的劳动计划结合起来,切实考虑劳动就业发展的需要。”

国语词典:

制作、订立。

如:「为配合人口结构的改变,政府正著手制订有关老年人福利的政策与法令。」

网络解释:

制订

  • 指制作、订立。【近义词】 制订、协议、同意、拟定、拟订、订定
  • 制订的近反义词

    反义词

    • 1、制订的学习计划要落实下去才能有作用。
    • 2、制订计划要实事求是,既不能思想保守,也不能脱离实际。
    • 3、当然要做这一切,就需要班长的统筹安排。因此,假如我能当选,我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制订作计划和实施方案,保证班级作在最短的时间内顺利步入正轨。
    • 4、你必须审时度势,根据实际情况制订作方案。
    • 5、连长在制订作战计划时,既深谋远虑,又坚决果断。
    • 6、如果真要减肥就拿出毅力,制订合理的减肥计划,坚持执行下去,基本都能瘦下来,吃药物或者靠药物维持的不仅有副作用,而且停药之后还会反弹的,长久的依赖药物反而会在体内造成抗性,导致药物无效。

    字义分解

    • 拼音zhì
    • 注音ㄓˋ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RMHJ
    • 五行

    (1)(动)制造:~版|~币|~表|~革|~件|~冷|~品|~钱|~糖|~图|~药。

    (2)(动)拟定;规定:~定|因地~宜。

    (3)(动)用强力约束;限定;管束:~伏|管~。

    (4)(名)制度:法~|所有~。

    • 拼音dìng
    • 注音ㄉㄧㄥ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SH
    • 五行

    (1)(动)约定:~报。

    (2)(动)(动)订立;议定:~条约。

    (3)(动)(动)修改:~正。

    (4)(动)(动)装订:~书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