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查
拼音:là zhā
注音:ㄌㄚˋ ㄓㄚ

蜡查的意思

词语解释:

1.亦作"蜡查"﹑"蜡楂"。蜡经过提取后剩下的渣子。色白或黄。 2.白蜡虫分泌的未经分炼的蜡质。

引证解释:

⒈ 见“蜡渣”。

国语词典:

查,渣子、碎屑。虫蜡的渣子是白的,蜂蜡的渣子是黄的,故蜡查常用来形容人脸色惨白或惨黄。《金瓶梅.第一四回》:「只见妇人罗衫不整、粉面慵妆,从房里出来,脸諕的蜡查也似黄。」也作「蜡渣」。

字义分解

  • 拼音là,zhà
  • 注音ㄌㄚ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JAJG
  • 五行

1.动物、植物所产生的,或石油、煤、油页岩中所含的油质,常温下多为固体,具有可塑性,能燃烧,易熔化,不溶于水,如蜂蜡、白蜡、石蜡等。用作防水剂,也可做蜡烛。

2.蜡烛:点上一支~。

zhà

古代一种年终祭祀。

  • 拼音chá,zhā
  • 注音ㄔㄚˊ,ㄓㄚ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SJGF
  • 五行

chá

1. 考察:检查。调查。查验。查访。查阅。

2. 古同“槎”,水中浮木。

zhā

1. 姓。

2. 同“楂”。

3. 古同“渣”,渣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