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shí tǐ |
注音: | ㄕˊ ㄊ一ˇ |
词性: | 名词 |
实体的意思
词语解释:
实体
(1) 指不仅可触知的而且是有形的
(2) 实际存在的物体
引证解释:
⒈ 真实的具体的东西。
引晋陆机《浮云赋》:“有轻虚之艷象,无实体之真形。”
柯灵《团圆》:“她一向藐视艰苦,可那是个没有实际内容的,影影绰绰的影子,现在才碰上了结结实实的艰苦的实体。”
⒉ 主体,要点。
引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总术》:“昔陆氏《文赋》,号为曲尽,然汎论纤悉,而实体未该。”
⒊ 哲学上的一个概念。马克思主义以前的哲学,认为变化着的事物有一种永恒不变的基础,就是实体。唯心主义者所说的“精神”、形而上学的唯物主义者所说的“物质”都是这样的实体。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所谓实体就是永远运动着和发展着的物质。
引宋朱熹《中庸章句》第一章题解:“道之本原出於天而不可易,其实体备於己而不可离。”
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惟两端叠用,遂成对立之象,於是可知所动所静,所聚所散,为虚为实,为清为浊,皆取给於太和絪緼之实体。”
清戴震《孟子字义疏证·天道》:“阴阳五行,道之实体也;气血心知,性之实体也。”
国语词典:
实际存在的物体,统称为「实体」。
如:「经济实体」、「教育实体」、「政治实体」。
网络解释:
实体 (汉语词语)
- 实体是汉语词汇,职工、学生、教师、课程等都是实体。
- 1、它把读者的注意力从物理的实体引开。
- 2、奥卡姆剃刀: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 3、我们的花店是一家专业的集实体店与网上店为一体的鲜花店。
- 4、相反的,一个生命线能用来表现一个匿名的或未命名的实体。
- 5、根据程序自治原理,并从公正和效率考虑,应赋予听证主持人适当的实体性权力。
- 6、塔斯:驻留在物理实体中的魔素。这类物体能用于交易,或是增强魔法效果。
字义分解
- 拼音shí
- 注音ㄕˊ
- 笔划8
- 繁体實
- 五笔PUDU
- 五行金
(1)(动)内部完全填满;没有空隙:~心儿的铁球。
(2)(形)真实;实在:~话~说。
(3)(名)实际;事实:传闻失~。
(4)(名)果实;种子:开花结~。
- 拼音tǐ,tī
- 注音ㄊㄧˇ,ㄊㄧ
- 笔划7
- 繁体體
- 五笔WSGG
- 五行火
tǐ
1. 人、动物的全身:身体。体重。体温。体质。体征(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体能。体貌。体魄(体格和精力)。体育。体无完肤。
2. 身体的一部分:四体。五体投地。
3.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物体。主体。群体。
4.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固体。液体。体积。
5.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风格:体裁(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可分为诗歌,散文,小说,戏剧等)。文体(文章的体裁,如“骚体”、“骈体”、“旧体诗”)。字体。
6. 事物的格局、规矩:体系。体制。
7. 亲身经验、领悟:体知(亲自查知)。体味。身体力行(xíng )。
8.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体谅。体贴。体恤。
9. 与“用”相对。“体”与“用”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指“本体”和“作用”。一般认为“体”是最根本的、内在的;“用”是“体”的外在表现。
tī1. 〔体己〕①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②亲近的,如“体体话”,亦作“梯己”。
与实体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