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贫
拼音:ān pín
注音:ㄢ ㄆ一ㄣˊ

安贫的意思

词语解释:

自甘于贫穷。

引证解释:

⒈ 自甘于贫穷。

《后汉书·蔡邕传》:“安贫乐贱,与世无营。”
唐许浑《送王总下第归丹阳》诗:“青芜定没安贫处,黄叶应催献赋诗。”
明邵璨《香囊记·讲学》:“求仁未入仲由堂,安贫且卧颜回巷。”
川剧《评雪辨踪》:“我随你来在寒窑,粮无隔夜,衣无数重,我安贫若素毫无怨言,算得全了不?”

国语词典:

在贫困环境中仍安逸自得。

网络解释:

安贫

  • 《安贫》是唐末五代诗人韩偓晚年感叹身世的作品。此诗八句五十六字,从生活贫困发端,主要是反映思想上的矛盾。
    • 1、知足不贪,安贫乐道,力行趣善,不失其常,举动适时,自得其所者,所适皆安,可以长久
    • 2、我们应结交那些可以完善自己品德,提高自身修养,丰富你的内涵的人。结交那些快乐的,能够享受生命,安贫乐道的朋友。
    • 3、无论政统和血统在遥远的帝都如何改变,深山老林中的人民依旧坚守这自己的道统。他们默默耕耘,派丁纳粮,安贫乐道,息讼少争。不到民不聊生之时,一般是不会揭竿而起的。
    • 4、要彻底摆脱这安贫守道的生活,看来要下很大的苦,不对自己狠一点想要出头那是渺茫之事,现在把自己卖了也不值多小。
    • 5、安贫乐道的人是有福的,天国是他们的。
    • 6、你应像园子里的花草不嫌土地贫瘠,像圣人一样安贫乐道。

    字义分解

    • 拼音ān
    • 注音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PVF
    • 五行

    (1)(形)安定:心神不~。

    (2)(动)使安定(多指心情):~民。

    (3)(形)对生活、工作等感觉满足合适;心安:~之若泰。

    (4)(形)平安;安全(跟‘危’相对):公~。

    (5)(动)使有合适的位置:~插|~顿。

    (6)(动)安装;设立:~电灯。

    (7)(动)加上:~罪名。

    (8)(动)存着;怀着(某种念头;多指不好的):你~的什么心?

    (9)姓。

    (10)〈书〉疑问代词。问处所或表示反问:而今~在|~能若无其事?

    (11)(量)安培的简称。

    • 拼音pín
    • 注音ㄆㄧㄣ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WVMU
    • 五行

    [ pín ]

    1. 穷,收入少,生活困难,与“富”相对:贫穷。贫寒。贫民。清贫。

    2. 缺乏,不足:贫乏。贫血。贫瘠。

    3. 絮烦可厌:贫相(xiàng)。贫气(a.絮烦可厌;b.行动态度不大方。“气”均读轻声)。

    4. 僧道谦称:贫道。贫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