闇虚
拼音: | ān xū |
注音: | ㄢˋ ㄒㄨ |
闇虚的意思
词语解释:
1.阴影。
引证解释:
⒈ 阴影。
引汉张衡《灵宪》:“当日之衝,光常不合者,蔽於地也。是谓闇虚。在星星微,月过则食。”
《隋书·天文志中》:“今历家月望行黄道,则值闇虚矣。值闇虚有表里深浅,故食有南北多少。”
明王廷相《慎言·乾运》:“月食日,形体掩之也;日食月,闇虚射之也。日光正灼,积晕成蔽,故曰闇虚。观夫灯烛,上射黑焰,蔽光不照,足以知之。”
清王韬《瓮牖馀谈·星陨说》:“﹝流星﹞若为实体,能借光照地,则有时必於一刹那中见之,即入闇虚而隐。”
国语词典:
月蚀时,地影所蔽的暗处。《隋书.卷一八.律历志下》:「然月食以月行虚道,暗气所冲,日有暗气,天有虚道,正黄道常与日对,如镜居下,魄耀见阴,名曰暗虚。」也作「暗虚」。
网络解释:
闇虚
字义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