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徒
拼音:péng tú
注音:ㄆㄥˊ ㄊㄨˊ

朋徒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弟子;朋辈。 2.朋党;党徒。

引证解释:

⒈ 弟子;朋辈。

《后汉书·儒林传序》:“自安帝览政,薄於蓺文,博士倚席不讲,朋徒相视怠散。”
唐戎昱《冬夜宴梁十三厅》诗:“家为朋徒罄,心缘翰墨劳。”
宋真德秀《游鼓山》诗:“忆昨汎莲日,选胜邀朋徒。”

⒉ 朋党;党徒。

《后汉书·党锢传序》:“﹝房植、周福﹞二家宾客互相讥揣,遂各树朋徒,渐成尤隙。”
章士钊《<苏报案始末记>叙》:“词锋朝发,緹骑夕至,行见朋徒骇散,机关捣毁,所期者必不达。”

网络解释:

朋徒

  • 朋徒,拼音为péng tú,意思是 朋党;党徒。
  • 字义分解

    • 拼音péng
    • 注音ㄆㄥˊ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EEG
    • 五行

    (1)(名)朋友:良~|宾~满座。

    (2)(名)〈书〉结党:~比为奸。

    (3)(名)〈书〉伦比:硕大无~。

    • 拼音
    • 注音ㄊㄨ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TFHY
    • 五行

    (1)(形)空的;没有凭借的:~劳。

    (2)(副)表示除此之外没有别的;仅仅:~留。

    (3)(副)徒然:~自惊扰。

    (4)(名)徒弟;学生。

    (5) 姓。

    (6)(名)信仰某种宗教的人:教~。

    (7)(名)同一派系的人(含贬义):暴~。

    (8)(名)人(含贬义):好色之~。

    (9)(名)徒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