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知
拼音: | zì zhī |
注音: | ㄗˋ ㄓ |
自知的意思
词语解释:
自知
(1)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英
引证解释:
⒈ 认识自己;自己明了。
引《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汉书·贡禹传》:“然非自知奢僭也,犹鲁昭公曰:‘吾何僭矣。’”
《三国志·吴志·周瑜传》:“孤於公瑾,义犹二君,乐胤成就,岂有已哉?迫胤罪恶,未宜便还,且欲苦之,使自知耳。”
明宗臣《报刘一丈书》:“夫才德不称,固自知之矣;至於不孚之病,则尤不才为甚。”
鲁迅《且介亭杂文二集·论讽刺》:“人也并不全不自知其丑,然而他不愿意改正,只希望随时消掉,不留痕迹,剩下的单是美点。”
⒉ 自然知晓。
引《汉书·董仲舒传》:“臣闻良玉不瑑,资质润美,不待刻瑑,此亡异达巷党人不学而自知也。”
汉王充《论衡·实知》:“不学自知,不问自晓,古今行事,未之有也。”
国语词典:
自身知晓、明白。
网络解释:
自知
自知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 自觉
- 自明
- 1、人贵有自知之明,不能自以为是。
- 2、一个严于解剖自己的人,往往是有自知之明的。
- 3、只是很多事情,一切甘苦自知,却是心甘情愿!
- 4、敌人杀气腾腾地扑进村,发现一个人也没有,自知上当受骗,急忙后撤,我团围歼的枪声已经响了。
- 5、自知之明是智慧,忘乎所以是愚蠢。
- 6、人应有自知之明,否则小往大来,成功的希望是很渺茫的。
字义分解
- 拼音zì
- 注音ㄗˋ
- 笔划6
- 繁体自
- 五笔THD
- 五行火
(1)(代)自己:~爱|~备|~便|~费|~供|~家|~荐|~救|~勉|~弃|~谦|~强|~杀|~述|~诉|~习|~信|~省|~许|~选|~学|~专|~足|~不量力|~掘坟墓|~鸣清高|~投罗网|~我批评|~言~语|~作聪明。
(2)(副)自然;当然:~不待言|~当努力|~有公道。
(3)(介)从;由:~古|~外|~小|~远而近。
与自知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