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索
拼音:duān wǔ suǒ
注音:ㄉㄨㄢ ㄨˇ ㄙㄨㄛˇ

端午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儿童于端午节所系的项索。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儿童于端午节所系的项索。

明刘侗于奕正《帝京景物略·春场》:“五月五日之午前……项各綵繫,垂金锡若钱者、若锁者,曰端午索。”

网络解释:

端午索

  • 端午索是节日习俗,缠挂各种端午索端午期间历代沿袭用彩色或曰五色的线、缕、索作为驱邪避凶的节物,可以概称为端午索。
  • 字义分解

    • 拼音duān
    • 注音ㄉㄨㄢ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UMDJ
    • 五行

    (1)(名)(东西)的头:两~。

    (2)(名)项目、点:举其一~。

    (3)姓。

    (4)(动)平举着拿:~茶。

    (5)(形)端正、正派:~坐。

    • 拼音
    • 注音ㄨˇ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TFJ
    • 五行

    (1)(名)地支的第七位。参看〔干支〕。

    (2)(名)白天十二点:~时|正~。

    • 拼音suǒ
    • 注音ㄙㄨㄛˇ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FPXI
    • 五行

    1.大绳子或大链子:船~。绳~。麻~。绞~。铁~桥。

    2.姓。

    3.搜寻;寻找:搜~。遍~不得。

    4.要;取:~取。~还。~价。

    5.孤单:离群~居。

    6.寂寞;没有意味:~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