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ī rén |
注音: | 一 ㄖㄣˊ |
词性: | 数量词 |
一人的意思
词语解释:
2.一个人。
3.犹一体。
4.谓使全国之人齐心协力。5.
佛学用语,佛于人中得道,为世间最尊最胜者,故称一人。
引证解释:
⒈ 古代称天子。亦为天子自称。
引《书·太甲下》:“一人元良,万邦以贞。”
孔传:“一人,天子。”
《书·汤诰》:“王曰:‘嗟尔万方有众,明听予一人誥。’”
孔传:“天子自称曰予一人。”
汉班固《白虎通·号》:“王者自谓一人者,谦也,欲言己材能当一人耳。故《论语》曰:‘百姓有过,在予一人。’臣谓之一人何?亦所以尊王者也,以天下之大,四海之内,所共尊者一人耳。故《尚书》曰:‘不施予一人。’”
宋王禹偁《待漏院记》:“况夙兴夜寐,以事一人,卿大夫犹然,况宰相乎?”
明唐寅《嘉靖改元元旦作》诗:“一人正位山河定,万国朝元日月明。”
⒉ 一个人。
引《诗·郑风·野有蔓草》:“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汉枚乘《上书谏吴王》:“一人炊之,百人扬之,无益也。”
明李贽《藏书世纪列传总目前论》:“然则今日之是非,谓予李卓吾一人之是非,可也。”
⒊ 犹一体。
引《礼记·礼运》:“故圣人耐以天下为一家,以中国为一人者,非意之也。”
⒋ 谓使全国之人齐心协力。
引《荀子·富国》:“故非有一人之道也,直将巧繁拜请而畏事之,则不足以持国安身,故明君不道也。”
杨倞注:“谓不能齐一其人,同力以拒大国也。”
国语词典:
古称天子为一人。
网络解释:
一人 (中国青少年教育专家)
- 1、益友百人少,损友一人多。
- 2、夫固谓一人锲而不舍,则行美于本性矣。
- 3、他孤单一人在异国他乡。
- 4、爸爸只身一人在南方打,妈妈很牵挂他。
- 5、我外出谋事,母亲一人在乡下,贫病交加,苦捱岁月。
- 6、父亲十病九痛,全家的生活全靠母亲一人维持。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与一人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