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库
拼音:shèng kù
注音:ㄕㄥˋ ㄎㄨˋ

圣库的意思

词语解释:

太平天国实行生活必需品平均分配的制度﹐称其所建立的国库为"圣库"。规定全体衣食俱由圣库开支。但至后期﹐圣库制度虽仍在天京施行﹐但高级官员已先蓄私产﹐缴获归公的原则亦已无形破坏。

引证解释:

⒈ 太平天囯实行生活必需品平均分配的制度,称其所建立的国库为“圣库”。规定全体衣食俱由圣库开支。但至后期,圣库制度虽仍在天京施行,但高级官员已先蓄私产,缴获归公的原则亦已无形破坏。

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太平天囯·天命诏旨书》:“继自今,其令众兵将,凡一切杀妖取城,所得金寳、绸帛、寳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逆者议罪。”
范文澜《中国近代史》第三章第五节:“在平均主义思想的支配下,又产生圣库(藏银钱)、圣粮(藏米粮)制度……每逢礼拜日,各官开单赴圣库、圣粮领礼拜钱、粮米油盐及祭上帝物品。”

网络解释:

圣库

  • 圣库,太平天国实行的一种公有共享制度。圣库即公库﹑国库﹐太平天国以一切财物为上帝所赐﹐初时又规定惟上帝得称圣﹐故称公库为圣库。亦称公库制度。
  • 规定人无私财,一切归公,生活必需品全由圣库开支。1850年(道光三十年)在广西桂平金田团营时实行。次年太平军攻克永安(今蒙山)后,洪秀全诏令,凡攻城略地,“所得金宝绸帛宝物等项,不得私藏,尽缴归天朝圣库,逆者议罪”。1853年(咸丰三年)定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后,又订具体制度,并定为法律,由军队推广至天京民间。太平天国后期洪仁发、洪仁达等把持朝政,贪赃枉法,天京城内各级官员亦蓄积私财,遂使人心涣散,圣库制度无形消解。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èng
    • 注音ㄕㄥ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CFF
    • 五行

    (1)(形)最崇高的:神~。

    (2)(形)称学知识或技能有极高成就的:诗~。

    (3)(名)指圣人:~贤。

    (4)(名)封建社会尊称帝王:~旨。

    • 拼音
    • 注音ㄎㄨˋ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LK
    • 五行

    (1)(名)储存大量东西的建筑物:水~|国~|材料~|入~。

    (2)(Kù)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