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礼
拼音:wén lǐ
注音:ㄨㄣˊ ㄌ一ˇ

文礼的意思

词语解释:

谓行礼如仪﹐不失其度。
礼仪制度。

引证解释:

⒈ 谓行礼如仪,不失其度。

《韩诗外传》卷四:“爱由情出谓之仁,节爱理宜谓之义,致爱恭谨谓之礼,文礼谓之容。”
汉贾谊《新书·修政语下》:“诸侯接士而使吏礼恭於人者,谓之文礼矣。”

⒉ 礼仪制度。

《后汉书·党锢传序》:“及汉祖仗剑,武夫勃兴,宪令宽赊,文礼简阔。”

网络解释:

文礼

  • 1.谓行礼如仪,不失其度。《韩诗外传》卷四:“爱由情出谓之仁,节爱理宜谓之义,致爱恭谨谓之礼,文礼谓之容。” 汉 贾谊 《新书·修政语下》:“诸侯接士而使吏礼恭于人者,谓之文礼矣。”
  • 2.礼仪制度。《后汉书·党锢传序》:“及 汉祖 仗剑,武夫勃兴,宪令宽赊,文礼简阔。”
    • 1、寻找普通房间,近文礼地铁站,可煮,无屋主,夫妻入住,中介勿扰。 ()
    • 2、优选西部地区,西至文礼,北至油池。
    • 3、古为燕赵之地,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取“崇尚文礼,治国安邦”之寓意得名。
    • 4、墓碑的主人名叫王文礼,山东“乳山县江北头村人”。
    • 5、四肢被碎片扎成筛眼文礼村的村民听见爆炸声后冲进王老伯家,大伙都被眼前的景象吓呆了。
    • 6、此者,勇武过人,刚烈如火,上了当一经点破,便妒恶如仇,此后他同严文礼定然割席断义。

    字义分解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

    • 拼音
    • 注音ㄌㄧ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PYNN
    • 五行

    (1)(名)社会生活中由于风俗习惯而形成的为大家共同遵守的仪式:婚~|丧~。

    (2)(名)表示尊敬的言语或动作:~节|敬~。

    (3)(名)礼物:献~|千里送鹅毛;~轻情意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