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母
拼音:zhū mǔ
注音:ㄓㄨ ㄇㄨˇ

诸母的意思

词语解释:

1.庶母。 2.称与父亲同辈或年龄相近的妇女﹔老妇。 3.特指伯母﹑叔母。

引证解释:

⒈ 庶母。

《礼记·曲礼上》:“诸母不漱裳。”
郑玄注:“诸母,庶母也。”
孔颖达疏:“诸母,谓父之诸妾有子者。”

⒉ 称与父亲同辈或年龄相近的妇女;老妇。

《史记·高祖本纪》:“沛父兄诸母故人日乐饮极驩,道旧故为笑乐。”
《汉书·蒯通传》:“臣之里妇,与里之诸母相善也。里妇夜亡肉,姑以为盗,怒而逐之。妇晨去,过所善诸母,语以事而谢之。”

⒊ 特指伯母、叔母。

清黄遵宪《拜曾祖母李太夫人墓》诗:“诸母背我駡:健犊行破车。”

网络解释:

诸母

  • 诸母(zhū mǔ ㄓㄨ ㄇㄨˇ)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庶母或者和父亲年龄差不多的妇女。
  • 字义分解

    • 拼音zhū
    • 注音ㄓㄨ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FTJ
    • 五行

    (1)(形)众;许多:~公|~侯|~ 君|~位|~子百家。

    (2)姓。

    (助)〈书〉“之于(於)”或“之乎”的合音:付~实施(=之于)|公~社会(=之于)|有~?(=之乎)

    • 拼音
    • 注音ㄇㄨˇ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XGUI

    (1)(名)母亲:~女|老~。

    (2)(名)家族或亲戚中的长辈女子:祖~|伯~|姑~|姨~。

    (3)(形)(禽兽)雌性的(跟“公”相对的):~鸡|~牛。

    (4)(形)(~儿)指一凸一凹配套的两件东西里的凹的一件。

    (5)(名)有产生出其他事物的能力或作用的:工作~机|失败乃成功之~。

    (6)(Mǔ)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