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暍
拼音:wǎn yē
注音:ㄨㄢˇ 一ㄝ

宛暍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中暑。

引证解释:

⒈ 中暑。

《荀子·富国》:“故古人为之不然,使民夏不宛暍,冬不冻寒,急不伤力,缓不后时。”
杨倞注:“宛,读为藴,暑气也。 《诗》曰:‘藴隆虫虫。’暍,伤暑也。或曰宛当为奥,篆文宛字与奥字略相似,遂误耳。奥,於六反,热也。”

网络解释:

宛暍

  • 宛暍,读音为wǎn yē ㄨㄢˇ ㄧㄜ,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中暑。
  • 字义分解

    • 拼音wǎn
    • 注音ㄨㄢˇ,ㄩㄢ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PQBB
    • 五行

    [ wǎn ]

    1. 曲折:委宛。宛妙(声音婉转动听)。宛转(zhuǎn )(a.辗转;b.同“婉转”)。

    2. 仿佛:宛然。宛如。宛若(仿佛,好像)。

    3. 姓。

    • 拼音
    • 注音ㄧㄝ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JJQN

    (动)中暑;伤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