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毒
拼音: | fēng dú |
注音: | ㄈㄥ ㄉㄨˊ |
蜂毒的意思
词语解释:
蜂毒
(1) 中药名。别名蜜蜂毒素
英
引证解释:
⒈ 工蜂尾部螫针在自卫时放出的毒汁。人体被蜂螫后,局部暂时有红肿、疼痛现象。但蜂毒对风湿性关节炎、支气管哮喘等,具有一定疗效。
⒉ 比喻损害。
引《续资治通鉴·元世祖至元十六年》:“羌俗暴悍,以鬭杀为勇。今如蜂毒一人,而即以门墻之寇待之,不可。”
网络解释:
蜂毒
- 1、丽蝇蛹金小蜂毒腺由单立方形分泌细胞层,和内部贴近内腔的鳞片状的细胞层共同构成的。
- 2、分子靶向纳米载体提供小鼠的肿瘤细胞的靶向细胞毒性蜂毒肽,抑制肿瘤的生长。
- 3、目的了解蜂毒溶血肽的结构、功能和其分子生物学研究进展。
- 4、但由于蜂毒中成分复杂且多呈碱性,因此从粗蜂毒中纯化蜂毒肽比较困难。
- 5、蜂毒多肽空间稳定免疫脂质体有较高的肿瘤细胞选择性。
- 6、目的总结急性蜂毒中毒致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的治疗经验。
字义分解
- 拼音fēng
- 注音ㄈㄥ
- 笔划13
- 繁体蜂
- 五笔JTDH
- 五行水
(1)(名)昆虫;种类很多;有毒刺;能蜇人;常成群住在一起:~巢|~刺|~房|~蜡|~蜜|~群|~乳|~王|~窝|~箱|~王精|~窝煤。
(2)(名)特指蜜蜂。
(3)(动)比喻成群地:~起|~拥|~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