娘儿
拼音:niáng ér
注音:ㄋ一ㄤˊ ㄦˊ

娘儿的意思

词语解释:

娘儿niángr

(1) 口∶长辈妇女和男女晚辈合称

娘儿俩
mother and son (or daughter)

引证解释:

⒈ 母亲与子女的合称。

元关汉卿《窦娥冤》楔子:“止有一个孩儿,年长八岁,俺娘儿两个,过其日月。”

⒉ 长辈妇女和男女晚辈合称。

《红楼梦》第十一回:“你们娘儿两个忒好了,见了面总舍不得来了。”

如:娘儿俩;娘儿仨。

⒊ 指妇女。参见“娘儿们”。

国语词典:

称谓:(1)​ 北平地区称姑姑为娘儿。(2)​ 称长一辈的女性亲戚。

  • 1、娘儿两个这样谈体己话,一谈就是些时候。
  • 2、最近杭州姑娘儿流行生吃茄子减肥。
  • 3、你不嫌丢人那,那娘儿们现在成什么东西了,你也不出去扫听扫听,纯粹一个破鞋……
  • 4、娘儿俩一路亲亲热热,唠着家常。
  • 5、他就是那种人,跟你握起手来要是不把你的指头捏断那么四十根,就会以为自己是娘儿腔。天哪,我痛恨这类事儿。
  • 6、相依为命的娘儿俩家里很穷,卖了所有能卖的东西,凑来的钱还是仅够一个晚上的医疗费。没有钱明天就得被赶出医院。

字义分解

  • 拼音niáng
  • 注音ㄋㄧㄤ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VYVE
  • 五行

(1)(名)母亲:爹~。

(2)(名)称长一辈或年长的已婚妇女:大~|婶~。

(3)(名)年轻妇女:渔~|新~。

  • 拼音ér
  • 注音ㄦˊ
  • 笔划2
  • 繁体
  • 五笔QTN

(1)(名)小孩子:小~。

(2)(名)男孩子:~子。

(3)(名)年轻的人(多指青年男子):健~。

(4)(助)词尾:火~。

(5)(名)周朝国名;在今山东滕县东南。

(6)(名)姓。同“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