褫职
拼音:chǐ zhí
注音:ㄔˇ ㄓˊ

褫职的意思

词语解释:

革去官职。

引证解释:

⒈ 革去官职。 宋俞文豹《吹剑四录》:“朝论汹汹,争以晦翁为奇货。

胡紘草疏欲上而迁去,按察官沉继祖上之, 晦菴褫职。”
清昭槤《啸亭杂录·恒侍卫》:“有旨责其沽名,褫职,仍命从父行, 纯皇帝殊惻然也。”
阿英《袁中郎做官》:“职宁抱头逃遁,为褫职之废民,不愿悴死他乡。”

国语词典:

革职、免职。

如:「他因挪用公款,遭褫职处分。」

网络解释:

褫职

  • 蔡东藩 《清史演义》第二回:“是时明总兵李成梁,已由明廷谴责,说他无端启衅,褫职回籍。”
  • 褫职的近反义词

    • 1、事尚未发,竟致漏泄机关,把章褫职;章自知不免,忙即服毒自尽。
    • 2、依克唐阿以督兵畏葸褫职,戴罪图功。 
    • 3、中护军班固,为窦氏党与,和帝但将他褫职了事。
    • 4、明亮永保褫职逮问,连庆成也在其内。
    • 5、一个身历三朝声名显赫的堂堂首辅竟然说栽就栽,弄了个禄秩尽夺褫职回籍的悲惨下场。
    • 6、八月丁巳,河南巡抚鄂顺安褫职,以潘铎代之。

    字义分解

    • 拼音chǐ
    • 注音ㄔˇ
    • 笔划15
    • 繁体
    • 五笔PURM
    • 五行

    (动)〈书〉剥夺。

    • 拼音zhí
    • 注音ㄓ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BKWY
    • 五行

    (1)(动)记。

    (2)(名)职位:~别|~称|~分|~官|~衔|~志|~责。

    (3)(代)旧时公文用语;下属对上司的自称:~等奉命。

    (4)(动)掌管:~掌。

    (5)(连)〈书〉由于:~是之故|~此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