拼音: | yī dà luò |
注音: | 一 ㄉㄚˋ ㄌㄨㄛˋ |
一大摞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大叠。
引证解释:
⒈ 一大迭。
引梁斌《播火记》三十:“大贵从厨房里盛了一大碗肉菜,拿了一大摞白面饼来,让朱老忠吃。”
秦牧《向科学技术现代化进军的战鼓·上!上!上!》:“代表们买书是一大摞一大摞地买的。”
网络解释:
一大摞
- 1、一杆碧绿水竹银毫笔,一方雏凤清鸣冰纹石砚,一块松墨,一大摞雪白宣纸。
- 2、老师的“怀疑”让年少气盛的万庆良很不服气,跑回宿舍搬回了一大摞参考书籍,一段一段地解释论文的出处。
- 3、妇女节,放下手中活,翻开电话薄,同胞相联络,欢声笑语多,幸福一大摞,富贵几车,甜蜜生活如意多多。三八妇女节,祝你节日快乐!
- 4、一场雨就这么时断时续的又下了几日,反正也是闲来无事可做,陆清风还真在第三日吃晚饭的时候,将一大摞勾绘流畅的‘朱雀破煞符’拍在了魏老头面前。
- 5、在两旁长满郁郁葱葱的法国泡桐的行道上,十四岁的婉婉抱着一大摞书龇牙咧嘴的哭丧着脸,朝着前面蹦蹦跳跳的女孩大嚷。
- 6、我费了九牛二虎的力气终于将一大摞书理,结果一阵大风去全吹倒了,真是前功尽弃。
字义分解
- 拼音yī
- 注音ㄧ
- 笔划1
- 繁体一
- 五笔GGLL
-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dà,dài
- 注音ㄉㄚˋ,ㄉㄞˋ,ㄊㄞˋ
- 笔划3
- 繁体大
- 五笔DDDD
dà
1. 指面积、体积、容量、数量、强度、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与“小”相对:大厅。大政。大气候。夜郎自大。大腹便便。
2. 指大小的对比,比如: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
3. 规模广,程度深,性质重要:大局。大众。
4. 用于“不”后,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不大高兴。
5. 年长,排行第一:老大。
6. 敬辞:大作。大名。大手笔。
7. 时间更远:大前年。
8. 〔大夫〕古代官职,位于“卿”之下,“士”之上。
9. 超过事物一半,不很详细,不很准确:大概。大凡。
dài1. 〔大夫〕医生(“夫”读轻声)。
2. 〔大王〕戏曲、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王”读轻声)。
tài1. 古通“太”。
2. 古通“泰”。
与一大摞相关的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