黥隶
拼音: | qíng lì |
注音: | ㄑ一ㄥˊ ㄌ一ˋ |
黥隶的意思
词语解释:
1.犹黥徒。 2.犹刺配。
引证解释:
⒈ 犹黥徒。
引宋文莹《玉壶清话》卷十:“﹝孙忌﹞擢拜学士,为中书舍人, 宋齐丘排出舒州观察使,州多黥隶凶人,曰归化军。”
⒉ 犹刺配。
引宋周密《齐东野语·王公衮复仇》:“遂闻於官,具服其罪,止从徒断,黥隶他州。”
《宋史·郑戩传》:“戩闻,悉召至庭下,推首谋者数十人,黥隶他州,事乃定。”
网络解释:
黥隶
字义分解
- 拼音qíng
- 注音ㄑㄧㄥˊ
- 笔划20
- 繁体黥
- 五笔LFOI
- 五行金
-
1.在脸上刺上记号或文字并涂上墨,古代用作刑罚,后来也施于士兵,以防逃跑。
2.在人体上刺上带颜色的文字、花纹或图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