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夫
拼音:yī fū
注音:一 ㄈㄨ

一夫的意思

词语解释:

一人。指男人。

特指一个农夫。

借指地积,方百步或百亩。

犹言独夫。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

引证解释:

⒈ 一人。指男人。

《书·君陈》:“尔无忿疾于顽,无求备于一夫。”
孔颖达疏:“无求备于一人。”
《汉书·谷永传》:“秦居平土,一夫大呼而海内崩析者,刑罚深酷,吏行残贼也。”
宋苏轼《与滕达道书》:“一夫进退何足道。”

⒉ 特指一个农夫。

《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
《魏书·高祖纪》:“太和元年詔曰:一夫制治田四十亩,中男二十亩。无令人有餘力,地有遗利。”
宋欧阳修《解官后答韩魏公见寄》诗:“老为南亩一夫去,犹是东宫二品臣。”

⒊ 犹言独夫。指众叛亲离的人,暴君。

《孟子·梁惠王下》:“残贼之人,谓之一夫。闻诛一夫紂矣,未闻弑君也。”
《文选·陆机<五等诸侯论>》:“一夫从横,则城池自夷,岂不危哉?”
李善注:“一夫谓董卓也。”

⒋ 借指地积,方百步或百亩。

《周礼·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
郑玄注:“方各百步。”
贾公彦疏:“盖市曹司次介次所居之处与天子二朝,皆居一夫之地,各方百步也。”
《新唐书·食货志二》:“古者百亩地号一夫,盖一夫授田不得过百亩。”

国语词典:

一人。

网络解释:

一夫 (汉语词语)

  • 一夫,独夫,指暴君;一人。见《孟子·万章下》:“耕者之所获,一夫百亩。百亩之粪,上农夫食九人。”
    • 1、两峰相接的黑风口,素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之称。
    • 2、居庸关地势十分险要,是个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地方,因此历代军事家都很重视它。
    • 3、一夫当关万夫莫开一词便是为此关创造的。
    • 4、说完张开双臂挡住了门,大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气势。
    • 5、之处,一连设下了十余处处或明或暗的哨卡,可称的上是一夫当关万夫莫摧。
    • 6、不过无论哪一种冠冕堂皇的借口,都暗含着以创作者为代表的士阶层对“一夫多妻,共效英皇”的认同和渴望。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
    • 繁体
    • 五笔GGLL

    (1)(数)数目;最小的正整数。

    (2)(形)同一:~视同仁|咱们是~家人|咱们~路走|这不是~码事。

    (3)(形)另一:番茄~名西红柿。

    (4)(形)全;满:~冬|~生|~路平安|~屋子人|~身的汗。

    (5)(形)专一:~心~意。

    (6)(副)表示动作是一次或表示动作是短暂的;或表示动作是试试的。

    a)用在重叠的动词(多为单音)中间:歇~歇|笑~笑。

    b)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歇~歇|笑~笑。

    c)用在动词之后;动量词之前。

    (7)(副)用在动词或动量词前面;表示先做某个动作(下文说明结果):~跳跳了过去|~脚把它踢开。

    (8)(副)一旦;一经:~失足成千古恨。

    (9)(助)〈书〉用在某些词前加强语气:~何速也|为害之甚;~至于此!

    (10)(名)初次,第一次。

    • 拼音fū,fú
    • 注音ㄈㄨ,ㄈㄨ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FWI
    • 五行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3.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妇。

    1. 文言发语词:夫天地者。

    2.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夫。

    3.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夫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