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文
拼音:wēi wén
注音:ㄨㄟ ㄨㄣˊ

微文的意思

词语解释:

隐寓讽喻的文辞。

苛细的法律条文。

泛指礼节、法令条文之细小者。

引证解释:

⒈ 隐寓讽喻的文辞。

汉班固《典引》:“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扬名后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讥,贬损当世,非谊士也。”
唐孙樵《孙氏西斋录》:“有所鯁避,则微文示讥。”
宋司马光《论以公使酒食遗人刑名状》:“近岁以来,中外有司,喜以微文刺举苛细。”
明邵璨《香囊记·讲学》:“《春秋》以褒贬为义,属词比事,微文隐义,圣人作《春秋》而乱臣贼子惧。”

⒉ 苛细的法律条文。

《史记·汲郑列传》:“陛下纵不能得匈奴之资以谢天下,又以微文杀无知五百餘人,是所谓‘庇其叶而伤其枝’者也。”
《汉书·元帝纪》:“百姓仍遭凶阨,无以相振,加以烦扰虖苛吏,拘牵乎微文,不得永终性命,朕甚閔焉。其赦天下。”
《汉书·刑法志》:“其后,狱吏復避微文,遂其愚心。”

⒊ 泛指礼节、法令条文之细小者。

宋叶适《法度总论三·监司》:“是谓不知设官之意,用人之説,而缘微文以立法,一失也。”
清侯方域《豫省试策二》:“治天下者,岂真恃此微文细节之屑屑歟哉!”

国语词典:

隐微讽谏的文辞。

网络解释:

微文

  • 微文,汉语词语,释义为微博文章。
  • 字义分解

    • 拼音wēi
    • 注音ㄨㄟ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TMGT

    (1)(形)细小;轻微:~小|~弱。

    (2)(形)(某些计量单位的)一百万分之一:~米|~分。

    (3)(形)衰落:寒~|低~。

    (4)(形)精深奥妙:~观|~言大义。

    • 拼音wén
    • 注音ㄨㄣˊ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YGY

    (1)(名)文字;记录语言的符号:中~。

    (2)(名)文章;作品:美~。

    (3)(名)文言:半~半白。

    (4)(名)指社会发展到较高阶段表现出来的状态:~化|~明|~物。

    (5)(名)旧时指礼节仪式:虚~|繁~缛节。

    (6)(名)非军事的(跟‘武’相对):~职|~武双全。

    (7)(名)古时称在身上、脸上刺画花纹或字:~身|~了双颊。

    (8)(旧读wèn)掩饰:~过饰非。

    (9)(名)关于读书人的:~人。

    (10)(名)姓。

    (11)(量)一文不值。

    (12)(形)柔和;不猛烈:~雅|~火。

    (13)(形)自然界的某些现象:天~|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