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面
拼音:shòu miàn
注音:ㄕㄡˋ ㄇ一ㄢˋ

兽面的意思

词语解释:

兽形的面具。

指野兽头面的图像。

指如野兽的面孔。

引证解释:

⒈ 兽形的面具。

《隋书·柳彧传》:“人戴兽面,男为女服,倡优杂技,诡状异形。”

⒉ 指野兽头面的图像。

《宋书·魏胜传》:“胜尝自创如意战车数百两,砲车数十两,车上为兽面木牌……可蔽数十人。”
金元好问《学东坡移居》诗之三:“雷文绕杖节,兽面出佩璜。”

⒊ 指如野兽的面孔。

网络解释:

兽面

  • 兽面,读音shòu miàn,是汉语词汇,解释为兽形的面具。
  • 字义分解

    • 拼音shòu
    • 注音ㄕㄡ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ULGK
    • 五行

    (1)(名)哺乳动物的通称。一般指有四条腿、全身生毛的哺乳动物

    (2)(形)比喻野蛮;下流:~心|~行。

    • 拼音miàn
    • 注音ㄇㄧㄢˋ
    • 笔划9
    • 繁体
    • 五笔DMJD

    (1)(名)头的前部;脸:~孔。

    (2)(动)向着:背山~水。

    (3)(名)物体的表面;有时特指某些物体的上部的一层:水~|地~|桌~|~儿。

    (4)(动)当面:~谈|~洽。

    (5)(名)东西露在外面的那一层或纺织的正面:鞋~|~儿。

    (6)(名)几何学上称线移动所成的形迹;有长有宽;没有厚:平~|~积。

    (7)(名)部位或方面:正~|片~。

    (8)(助)方位词后缀:上~|前~|外~|西~。

    (9)(量)用于扁平的物件:一~镜子。

    (10)(量)用于会见的次数:一~镜子。

    (11)(名)粮食磨成的粉;特指小麦磨成的粉:白~|豆~。

    (12)(名)(~儿)粉末:药~儿。

    (13)(名)面条:挂~|切~。

    (14)(形)〈方〉指某些食物纤维少而柔软:~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