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蟾
拼音:hán chán
注音:ㄏㄢˊ ㄔㄢˊ

寒蟾的意思

词语解释:

指月亮。传说月中有蟾,故称。

引证解释:

⒈ 指月亮。传说月中有蟾,故称。

唐刘禹锡《和汴州令狐相公到镇改月偶书所怀二十二韵》:“管弦喧夜景,灯烛掩寒蟾。”
宋张铣《玉树后庭花》词之二:“青驄一骑来飞鸟,靚妆难好,至今落日寒蟾,照臺城秋草。”

网络解释:

寒蟾

  • 寒蟾,汉语词汇。
  • 拼音:hán chán
  • 释义:寒蟾指月亮。古代中国传说月中有蟾,故称。
  • 字义分解

    • 拼音hán
    • 注音ㄏㄢˊ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PFJU
    • 五行

    (1)(形)冷(跟‘暑’相对):~冬|~风|天~地冻|受了一点~。

    (2)(形)害怕;畏惧:心~|胆~。

    (3)(形)穷困:贫~|~素(旧时形容穷苦的读书人家)。

    • 拼音chán
    • 注音ㄔㄢˊ
    • 笔划19
    • 繁体
    • 五笔JQDY
    • 五行

    (名)蟾蜍(…chú)。两栖动物;身体表面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分泌的黏液叫蟾酥;可入药;吃昆虫等;对农业有益。通称癞蛤蟆或疥蛤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