痢疾
拼音:lì ji
注音:ㄌ一ˋ ㄐ一ˊ
词性: 名词

痢疾的意思

词语解释:

痢疾lìji

(1) 以严重腹泻、粘液血便并常有肠道溃疡及毒血症、腹痛以及里急后重为特征的一种往往是流行性或地方性的疾病,一般由于致病菌或原生动物所引起,主要通过污染的食物或水而传播

dysentery; diarrhoea

引证解释:

⒈ 由痢疾杆菌或阿米巴原虫所引起的肠道传染病。

唐权德舆《贾相公陈乞表》:“近染痢疾,绵歷旬时。”
《儿女英雄传》第一回:“疟疾才止,又得了秋后痢疾。”
老舍《骆驼祥子》十九:“痢疾虽然已好,他的肚子可时时的还疼一阵。”

国语词典:

病名。一种由细菌或阿米巴原虫所感染的肠道发炎的疾病。症状包括强烈腹痛、大便频繁且带血及黏液,并伴随著电解质和水分的流失,而导致严重虚脱。

词语翻译

英语
dysentery
德语
Ruhr (S, Med)​
法语
dysenterie

网络解释:

痢疾

  • 痢疾,中医病证名。是以痢下赤白脓血,腹痛,里急后重为临床特征。主要病因是外感时邪疫毒,内伤饮食不洁。病位在肠,与脾胃有密切关系。病机为湿热、疫毒、寒湿结于肠腑,气血壅滞,脂膜血络受损,化为脓血,大肠传导失司,发为痢疾。暴痢多实证,久痢多虚证。痢疾的治疗,以初痢宜通,久痢宜涩,热痢宜清,寒痢宜温,寒热虚实夹杂者宜通涩兼施、温清并用。对具传染性的细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应重在预防,控制传染。
    • 1、用于片剂、针剂等。治疗癌症、白细胞减少症、支气管哮喘和喘息型慢性气管炎、细菌性痢疾及肠炎等。
    • 2、秋分天凉防疾病,痢疾病患不可忽。防治流感莫大意,常吃大葱大蒜头。杀菌防病效率高,饮食保健是高招。愿你秋分身体,作事业展宏图。
    • 3、低流量也会增加河流里的污染物,造成像贾弟虫等痢疾性疾病严重增加。
    • 4、本实验采用碱变性的方法制备痢疾杆菌大质粒。在制备中观察了碱、温度、时间及几个因素对质粒纯度的影响。
    • 5、每天服用一次就能保持肠道内健康菌群,加强免疫系统,加强剂量能缓解偶尔产生的腹泻或痢疾的症状。
    • 6、显然地阿米巴痢疾是此次流行的主要原因。

    字义分解

    • 拼音
    • 注音ㄌㄧˋ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UTJK
    • 五行

    (名)痢疾:赤~|白~。

      • 拼音
      • 注音ㄐㄧ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TDI
      • 五行

      (1)(名)疾病:积劳成~。

      (2)(名)痛苦:~苦。

      (3)(动)痛恨:~恶如仇。

      (4)(形)急速;猛烈:~风|~驰|~走|大声~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