慅婴
拼音:cǎo yīng
注音:ㄘㄠˇ 一ㄥ

慅婴的意思

词语解释:

古代在罪犯冠上加草带,以示羞辱。慅,通"草";婴,通"缨"。

引证解释:

⒈ 古代在罪犯冠上加草带,以示羞辱。慅,通“草”;婴,通“缨”。

《荀子·正论》:“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慅婴。”
王先慎集解引郝懿行曰:“慅婴,《慎子》作‘草缨’。草与慅盖音同假借字耳。”

网络解释:

慅婴

  • 慅婴,读音为cǎo yīng,是一个汉语词汇,释义为在罪犯冠上加草带,以示羞辱。
  • 字义分解

    • 拼音cǎo,sāo
    • 注音ㄘㄠˇ,ㄙㄠ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NCYJ
    • 五行-

    cǎo

    1. 忧愁:“劳心慅兮。”

    2. 古通“草”:“治古无肉刑而有象刑,墨黥,慅婴(用草绳系在颈上)。”

    sāo

    1. 古通“骚”,骚动。

    2. 起。

    3. 恐惧。

      • 拼音yīng
      • 注音ㄧㄥ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MMVF
      • 五行

      (1)(名)婴儿;不满一岁的小孩儿:~孩|~疾|妇~|育~。

      (2)〈书〉触;缠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