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卷
拼音:kāi juàn
注音:ㄎㄞ ㄐㄨㄢˋ
词性: 动词

开卷的意思

词语解释:

开卷kāi juàn

1.  打开书阅读。

open a book;

2.  考试形式,可借助书面资料答题。

引证解释:

⒈ 开放和闭合。

南朝宋鲍照《芙蓉赋》:“杂众姿於开卷,閲羣貌於昏明。”

⒉ 打开书本。借指读书。

南朝齐王融《天监三年策秀才文》:“闭户自精,开卷独得。”
唐韩愈《出门》诗:“开卷读且想,千载若相期。”
明唐顺之《赠邑侯王春严奖劝序》:“得暇即开卷,长贫不受钱。”

⒊ 指卷首。

鲁迅《花边文学·奇怪(三)》:“先前的‘见怪者’,说是‘见怪不怪,其怪自败’,现在的‘怪’却早已声明着,叫你‘见莫怪’了。开卷就有《编者随笔》在。”
孙犁《秀露集·耕堂读书记(一)》:“所以《蜀志》的开卷,就有乾隆皇帝的一道上谕。”

⒋ 一种考试方法,应试者可自由查阅有关资料。

国语词典:

翻开书本。指读书。

如:「这次期末考改采开卷方式,请同学自行准备资料查阅。」

网络解释:

开卷

  • 开卷,是一种考试方法,应试者可自由查阅有关资料。考试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开卷考试,即允许翻书本找答案(多为小考),另种为封卷考试(多为大考)。
    • 1、趁年轻多读些书,开卷有益!
    • 2、重要的书必须常常反复阅读,每读一次都觉得开卷有益。
    • 3、老师说开卷有益,叮嘱我们多读有益的书籍。
    • 4、书本备而不阅,犹如木片毫无益处。开卷有益。
    • 5、我这个问题就是在百科全书找到答案的,真是开卷有益。
    • 6、爸爸经常教育我,不要厌倦学习,要懂得开卷有益的道理。

    字义分解

    • 拼音kāi
    • 注音ㄎㄞ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GAK
    • 五行

    (1)(动)使关闭的东西不再关闭;打开

    (2)(动)打通;开辟:~路|~矿。

    (3)(动)(合拢或连接的东西)舒张;分离:桃树~花了|扣儿~了。

    (4)(动)(河流)解冻:河~了。

    (5)(动)解除(封锁、禁令、限制等):~戒|~禁。

    (6)(动)发动或操纵(枪、炮、车、船、飞机、机器等):~枪|~汽车|~拖拉机|火车~了。

    (7)(动)(队伍)开拔:昨天~来两团人;今天又~走了。

    (8)(动)开办:~工厂|~医院。

    (9)(动)开始:~工|~学|~演。

    (10)(动)举行(会议、座谈会、展览会等):~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发票|~药方。支付;开销(工资、车费)。〈方〉开革;开除:过去资本家随便~掉我们工人。(液体)受热而沸腾:水~了。〈口〉吃:他把包子都~了。用在动此或形容词后。ɑ)表示扩大或扩展:喜讯传~了。b)表示开始并继续下去:下了两天雨;天就冷~了。指十分之几的比例:三七~。印刷上指相当于整张纸的若干分之一:~会|~欢送会。写出(多指单据、信件等)

    • 拼音juàn,juǎn
    • 注音ㄐㄩㄢˋ,ㄐㄩㄢˇ
    • 笔划8
    • 繁体
    • 五笔UDBB

    juàn

    1. 可以舒展和弯转成圆筒形的书画:长卷。画卷。手卷。

    2. 书籍的册本或篇章:上卷。第一卷。藏书十万卷。卷帙(书卷成束,用布裹或布囊装起来称“帙”,即书套。现一般指书籍)。

    3. 考试用的纸:试卷。

    4. 机关里分类汇存的档案、文件:案卷。

    juǎn

    1. 把东西弯转裹成圆筒形:卷尺。卷帘子。

    2. 裹挟带动:卷入。卷扬。

    3. 弯转裹成筒形的东西:烟卷儿。纸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