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夫之谅
拼音: | pǐ fū zhī liàng |
注音: | ㄆ一ˇ ㄈㄨ ㄓ ㄌ一ㄤˋ |
词性: | 成语 |
匹夫之谅的意思
词语解释:
语本《论语.宪问》:"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后以"匹夫之谅"指普通老百姓所抱守的小节小信。
引证解释:
⒈ 同“匹夫小谅”。
引宋朱熹《答董叔重》:“箕子岂固欲自经於沟瀆,而为匹夫之谅哉?”
网络解释:
匹夫之谅
匹夫之谅的近反义词
近义词
字义分解
- 拼音pǐ
- 注音ㄆㄧˇ
- 笔划4
- 繁体匹
- 五笔AQV
- 五行水
(1)(动)比得上;相当;相配:~敌|~配。
(2)(动)单独:~夫。
(3)(量)用于马、骡等:二~马。
(4)(量)用于整卷的绸或布:一~绸子|两~布。
- 拼音fū,fú
- 注音ㄈㄨ,ㄈㄨˊ
- 笔划4
- 繁体夫
- 五笔FWI
- 五行水
fū
1. 旧时称成年男子:渔夫。农夫。万夫不当之勇。
2. 旧时称服劳役的人:夫役。拉夫。
3. 〔夫子〕a.旧时对学者的称呼;b.旧时称老师;c.旧时妻称夫;d.称读古书而思想陈腐的人。
4. 与妻结成配偶者:丈夫。夫妇。
fú1. 文言发语词:夫天地者。
2. 文言助词:逝者如斯夫。
3. 文言指示代词,相当于“这”或“那”:夫猫至。
- 拼音zhī
- 注音ㄓ
- 笔划3
- 繁体之
- 五笔PPPP
- 五行火
1. 助词,表示领有、连属关系:赤子之心。
2. 助词,表示修饰关系:缓兵之计。不速之客。莫逆之交。
3.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使成为句子成分:“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
4. 代词,代替人或事物:置之度外。等闲视之。
5. 代词,这,那:“之二虫,又何知”。
6. 虚用,无所指:久而久之。
7. 往,到:“吾欲之南海”。
与匹夫之谅相关的词语